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1995
陶夏新研究员,现任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主任。 1978年,陶夏新作为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的首批研究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于1981年获硕士学...
[期刊论文] 作者:孙晓锐,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份:2017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黑龙江省主委陶夏新日前表示,之前中国“八年抗战”的概念不够准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实为十四年,应在现有中小学教科书中予以更正。  ...陶夏新委员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孟潭,叶洪,陶夏新,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6
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会议在法国尼斯召开高孟潭,叶洪(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陶夏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于1995年10月17—19日在法...
[期刊论文] 作者:陶夏新,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正】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随后,各民...
[期刊论文] 作者:陶夏新, 来源: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2000
综述了中国地震工程地质学(亦称为地震岩土工程学)在过去50年中的发展,历史地震年表、中国地震目录、中国地震区划图和新中国地震烈有等是本学科发展初期的里程碑。在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陶夏新,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1992
本文阐述了我国新的地震区划工作的科学思路和技术方法,探讨了若干重要专门术语的涵义,讨论了某些环节的处理所蕴含的假定,最后,介绍了新的地震烈度区划图的概貌....
[期刊论文] 作者:陶夏新, 来源: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1992
依据作者对新的全国地震区划中对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所作改进的理解,本文指出了近几年甚为流行的一个概率计算公式表达的不适之处,讨论了简化的可能性,并且从不同的推导...
[期刊论文] 作者:陶夏新,,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年份:2010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由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两者之间的关系颇令人瞩目。总值0.78万亿美元的次贷本身对一个大国应该说并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是通过证券化(次债M...
[期刊论文] 作者:陶夏新,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1983
一、引言 作为对随机变量分布参数估计的经典方法的补充手段,贝叶斯技术在工程技术问题的统计分析中愈来愈广泛地发挥着作用。它可以将未知的分布参数处理为随机变量,并将参...
[期刊论文] 作者:陶夏新, 来源:地震学刊 年份:1995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中国的地震区划工作开始于1920年(翁文灏,1924)。在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承担了工程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到1954年底,他们主要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对750个地点的烈度作了评定。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地震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陶夏新,, 来源: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1987
十几年前,地震区划方法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T.Algermissen和D.M.Per-kins编出了一张全美(不包括阿拉斯加)的50年中90%概率不超过的基岩水平加速度图(1∶750万,1976年)。以里兹尼钦科为首的苏联地震危险性新定量方法评定委员会编出了新的全苏地震区划图(1975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2001
第 17卷  第 1期强地震动估计和地震危险性评定谢礼立 陶夏新 王国新 (1 )………………………………………吉林红石蓄能电站区域稳定性研究高常波 钟以章 万 波 谷晓...
[期刊论文] 作者:金波,陶夏新,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2004
阐述了以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DGIS)软件为开发平台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初步设计和系统建设的目的、原则,讨论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结合某系统实例阐明了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金波,陶夏新,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4
针对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依据分布式GIS技术,提出了分布式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的结构组成,并以大庆油田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为基础,初步设计了基于WebGIS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技术路线,指出了还需探讨和研究的若干细节......
[期刊论文] 作者:J.Taud-Turnovsky,陶夏新,, 来源: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1984
一、引言自从1933年首次得到强震记录以来,最大加速度、地震震级、强震持续时间、土质条件和震害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分析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并且至今仍是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10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建盛,省政协副主席陶夏新出席祭扫仪式,并向革命烈士敬...
[期刊论文] 作者:姜海燕,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10
省政协副主席陶夏新、省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刘振怀省委发改委副主任郑立萍、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珍珍等领导为开工...
[期刊论文] 作者:崔成,尹博(摄影),刘钢(摄影), 来源:职业技术 年份:2011
2011年8月4日至9日,以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陶夏新为组长,省政协常委、科教文体委员会主任潘春良为副组长的知识产权专项视察组,先后赴大庆、哈尔滨市,以“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0
我所谢礼立院士、陶夏新研究员、袁晓铭研究员和柳春光副研究员于2000年1月30日至2月4日,随中国地震局代表团赴新西兰出席了在奥克兰举行的第12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12WCEE)。会...
[期刊论文] 作者:陶正如,陶夏新,,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2007
巨灾保险衍生品将巨灾风险引入资本市场,扩大了巨灾保险的融资渠道,增加了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已经成为巨灾保险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系统总结了巨灾保险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