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怀卿,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7
追念许总□平顶山市委统战部部长马怀卿我与许乃同同志相识较晚,但他逝世数月来,他那巨大的人格力量使我不能忘怀。君子之交淡如水,就让我用这篇短文聊表追念之情吧。许总为人,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创意设计源 年份:2015
本刊编辑部:许总您好,很荣幸采访您。请问可以为我们谈谈您的求学经历鸣?许总海(以下简称“许”):你好。我于1979年考进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日用品造型专业,在校...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2
许总,自号抱一,祖籍安徽桐城,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现任华侨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
[期刊论文] 作者:王煜,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3
安徽桐城人许总(1954年生),曾撰《杜诗学发微》,新著《宋诗史》(重庆出版社,1992),乃首部宋诗通史,将宋诗分6段,每编评论一段。《引论》指出宋代充满屈辱,陈寅恪《金明馆丛稿...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6
论盛唐诗歌意境特征及其审美范式的形成许总江苏省社科院经过一百多年社会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发展的培育,以及文学传统的长期积聚,到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艺术达到了其高峰状态.从...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5
从文人心态看大历诗风的基本内涵许总大历时期,是唐代历史上盛衰转折的重要阶段,大历诗坛,也表现为整个唐代诗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宋人严羽《沧浪诗话》即以"大历体"加以概括,足见...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4
人生与心态:杜甫诗歌时代性特征的独特表现许总杜甫的一生,与时代联系至为紧密,他的全部诗歌创作,可以说正是那个盛衰巨变的特定时代的纪实与缩影。杜甫诗在唐代就被人称为“诗史...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1996
论元和诗歌变态美特征的形成与走向许总一就诗歌审美建构而言,至开天时代,以声律风骨兼备、情景交融、清新自然为主要标志的理想美已臻极致,表现为古典诗歌艺术进程顺向发展与诗...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论元结及《箧中集》诗人的人生态度、文学思想与创作倾向许总与杜甫共同构成唐诗史时代性特征扭变的是元结及其所编选的《箧中集》中诸诗人。《箧中集》收入沈千运、王季友、...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5
论李白的思想文化性格许总诗人李白,在盛唐时给人的印象就带有“仙风道骨”般的神奇感,其于《大鹏赋序》中云:“余苦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又在...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5
诗史与情圣:杜诗写实原则与表情方式的双向同构许总杜诗在文学史上崇高地位的确立,究其最重要的原因,一是与历史变迁适时应运的创作精神,二是对历史传统总结包容的艺术容量。这其...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论杜诗艺术的创造性及其渊源影响许总杜甫及其诗歌创作,就其根本的成因而言,乃在于其超人的醇厚学养与艺术敏感在特定的外在条件刺激下,形成最佳的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状态,体现为...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5
文学史观的反思与重构许总一、简略的回顾回顾近几十年中国文学史编写、研究的历程,几乎浓缩着整个学术文化事业的历史命运,生动地折射着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环境中铸就的性...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论盛唐开端的三股诗潮许总概括地看,盛唐诗坛以高、岑的边塞诗,王、孟的山水田园诗,以及李白的诗歌构成三大核心,此外,还有众多自成一体的杰出诗人,共同形成群星璀璨的繁盛景观。其...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论四杰诗歌在唐前期诗风变革中的作用与意义许总一在7世纪下半叶的永徽、龙朔年间,诗坛呈现复杂的交叠与过渡状态。一方面,以许敬宗、上官仪于龙朔三年(663)编成《瑶山玉彩》为标志,唐...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94
论五代诗许总_五代历史,基本上是唐末混乱政治的延续,五代文学,历来也被置于唐末一概而论.然而实际上,五代时期的社会状况与文坛构成毕竟与唐末已有很大改变.就诗歌而言,五代当是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利,,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7
许总先生的新著《唐宋诗宏观结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出版了,这是他继《杜诗学发微》、《宋诗史》、《唐诗史》等论著后在诗学研究领域的又一代表性著作。本书分为...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创意设计源 年份:2015
本刊编辑部:许总您好,很荣幸采访您。请问可以为我们谈谈您的求学经历吗?  许总海(以下简称“许”):你好。...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学海 年份:1994
论武则天治政的文化意义许总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然而,与太宗相比,高宗才性平庸而懦弱,史称“藉文鸿业,仅保余位,封岱礼天,其德不类,伏戎于寝,构堂终坠。...
[期刊论文] 作者:黄立一,,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9
许总先生的新著《唐宋诗体派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出版了,这是他继《杜诗学发微》、《宋诗史》、《唐诗史》、《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理学与中国近古思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