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生态科学 年份:1994
生物多样性与广东的大农业──生物学家既往开来的战略任务林有润(广东省植物学会)1问题的提出当今上正进行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电子、微电子的应用正促进自然科学各领域、包括生...
[会议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2008年广东省植物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广东省植物学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8
在党的教育与培养下,1960年林有润毕业于南京林学院(今林业大学,南林),先在南林植物学教研室当助教。3年后,考取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北京所)高等植物分类学研究生。毕业两年后...
[期刊论文] 作者:童德彦,, 来源:科技潮 年份:1998
在繁花似锦的6月,泰晤士河畔的英国皇家邱植物园标本馆里,一位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公布了他新的研究成果:菊科植物牛尾蒿和多花蒿是雌雄异花植物。这项成果纠正了一个长达150多...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88
本文论述了中国蒿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分布和主要经济用途。...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3
本文论述了菊科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特点。作者将菊科区分为二亚科、5超族、12族,同时将菊科世界区系分4大区、27亚区加以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5
本文从多学科,包括形态、地理分布、孢粉、古植物、谱系分支分析及化学成分等学科的研究,论述了世界蒿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其种属地理、历史地理和区系地理....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82
本文除对中国铁青树科植物作一订正与补充报导外,还对该科起源、分类、区系等若干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作者根据该科具多类型的特征,如形态、解剖等既有原始性状,又有略进化...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6
本文初步考证了《本草纲目》中菊科植物,计有44属,78种,2变种。...
[会议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 年份:2004
《本草纲目》(1596)是我国早期重要的"中药分类与应用学",也是"博物分类与资源学"。它汇总了我国古代丰富的可利用的药物种类与博物资源,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资源宝库。...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02
棕榈科原省藤亚科因其子房壁及外果皮被倒生、螺旋状排列的鳞片所覆盖 ,而区别于其他亚科 ,因而独立分出成一新科———省藤科。作者讨论了棕榈科的祖先种可能在石炭纪时 ,自...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2
本文报导了亚、欧、非三洲的蒿属(Artemisia Linn.)植物的系统分类、分布及区系地理等。在系统分类与分布项中,作者介绍了各学者研究该属的观点;分亚属、组的特点,亲缘关系及...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1
本文报导了亚、欧、非三洲的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的系统分类、分布及区系地理等。在系统分类与分布项中,作者结合现代孢粉的研究,比较了该属与邻近属,如蒿...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0
本文补充发表绢蒿属一新种,即沙湾绢蒿 Seriphidium sawanense Y. R. Ling & C. J. Humphries sp. nov....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6
广东、海南两省樟科、野牡丹科及菊科的系统演化,包括起源、迁移、分化及分类特点。论述了两省三科区系地理的热带亲缘,讨论了两省三科的特有属。种虽比西南省区少,但是与亚洲热......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95
由梅全喜等主编的《蕲州药志》在纪念李时珍逝世400周年之时问世,这是李时珍家乡中医药工作者在发扬与发掘医圣李时珍业绩与遗产,经过多年努力奋斗的结果。它弥补了医圣...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1
本文对中国古本草书记载的艾蒿类植物,如白蒿、艾、白艾、艾蒿、野艾蒿、苹、籟蒿、水蒿、萎蒿、柳叶蒿、(艹闾)蒿、艾叶、家艾、蕲艾、牛尾蒿、草蒿、青蒿、黄花蒿、香蒿、...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7
为1993年“菊科植物的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的初步探讨”(世界)一文的姊妹篇,重点论述我国菊科的系统分类及其区系地理成分。文中介绍了分布我国的菊科240属隶于2亚科、5超族、11族中的系统位......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6
25年前本人编辑《中国植物志》,研究菊科艾蒿类植物,首次到李时珍家乡——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考察,当时应蕲春县科委要求,写了“考察李时珍家乡后的三则建议”(湖北日报1981.12.22)。......
[会议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2008年广东省植物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广东省植物学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8
本文对广东植物志第八卷菊科的内容进行了一个补充说明,补充了紫菀属、千里光属、合耳菊属及蒲儿根属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从外形、花色和果期等方面对上述四属内容进行了植物特征......
[会议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2008年广东省植物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广东省植物学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8
中国中医药科学数千年来对中国人民的健康、保健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医“辩证施治”是极科学地从人体全身性考虑,也考虑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治病。这理论要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