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陈莉,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本研究从胞囊和小麦根际上分离得到33株细菌菌株,分离出放线菌14株,通过室内对线虫的致死力测定筛选出8株细菌,4株放线菌,通过进一步盆栽实验,选取3株细菌,3株放线菌进行大田...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丹丹,闵营辉,袁虹霞,刘春元,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0
采取含毒介质法测定了9种化学药剂单剂与复配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阿米西达、金阿普隆对禾生腐霉(Pythium graminicola)的毒力较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
[期刊论文] 作者:邢小萍,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 来源:杂粮作物 年份:2010
近年,由于花生生产上抗病品种较少、种子管理调运不规范,种植制度不合理,栽培管理粗放,发病后又缺乏有效防治,导致生产上花生根部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生严重,并有逐年加重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孙炳剑,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草原与草坪 年份:2010
对13个草坪早熟禾品种分别接种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草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3种病原菌,进行品种的室内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桑茜,袁虹霞,王振跃,李洪连,汪敏,, 来源:棉花学报 年份:2010
在河南省不同地区分离并鉴定33株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并进行了致病力和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致病力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可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48.5......
[会议论文] 作者:于思勤,袁虹霞,李洪连,王朝阳,李金锁, 来源: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 年份:2010
小麦土传病害是一类发生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危害损失严重的病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土传花叶病等小麦土传病害在河南省的发生和危害呈逐渐加重趋势,一般发病田块损失达10%~20%,部分严重田块损失50%以上,已成为影响河南......
[会议论文] 作者:邢小萍,袁虹霞,汪敏,孙炳剑,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利用品种抗性是防治玉米病害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各育种单位新近选育的玉米品种(系)对生产上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为利用抗病品种防控玉米病害提供参考,作者结合河南省玉米品种...
[会议论文] 作者:孙君伟,年高磊,侯兴松,袁虹霞,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采用国际标准鉴别寄主对鲁豫皖地区小麦禾谷胞囊线虫菏泽、商丘和阜阳群体进行了致病型鉴定,发现这3个群体致病型均不同于国际上正式命名的13个致病型.菏泽群体与阜阳群体对A...
[会议论文] 作者:张煜;付博;年高磊;侯兴松;袁虹霞;李洪连;, 来源:第十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通过ITS-RFLP以及ITS与28S D2/D3区序列聚类分析,黄淮麦区1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可以分为3个类型,即H.filipjevi组(3个群体)、H.avenae组(9个群体)和H.australis组(2个群体)...
[会议论文] 作者:侯兴松;孙君伟;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利用国际鉴别寄主对黄淮北部麦区河南濮阳、河南安阳、河北保定和河北邯郸4个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群体进行了致病型鉴定,结果发现,供试的4个小麦禾谷胞囊群体致病型均不同于国际...
[会议论文] 作者:李洪连,袁虹霞,孙君伟,年高磊,侯兴松,王燕, 来源:第十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作者在田间调查中发现,苗期不少麦田孢囊线虫病呈现条带状不均匀分布,播种机两个轮子压过的麦垄病情明显减轻。而且在小麦生长中后期,轮子压过的麦垄无论植株高度、分蘖数、根系......
[会议论文] 作者:袁虹霞,李洪连,邢小萍,孙君伟,年高磊,侯兴松,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通过田间病圃和室内人工接种两种鉴定方法,明确了供试的47个小麦品种对禾谷胞囊线虫的抗性,并初步筛选出太空6号、中育6号等几个抗性较好的品种,为生产上利用品种抗性防治小麦禾......
[会议论文] 作者:张福霞,张佳佳,侯兴松,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菲利普胞囊线虫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禾谷胞囊线虫,为了筛选抗菲利普胞囊线虫的小麦材料,通过田间病圃和室内接种试验,对75个国外小麦品种对菲利普胞囊线虫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
[会议论文] 作者:于思勤[1]袁虹霞[2]李洪连[2]王朝阳[3]李金锁[4], 来源: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 年份:2010
小麦土传病害是一类发生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危害损失严重的病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土传花叶病等小麦土传病害在河南省的发生和...
[会议论文] 作者:付博,张煜,孙君伟,年高磊,侯兴松,袁虹霞,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通过形态特征及1TS-RFLP和ITS序列分析分子方法鉴定了黄淮麦区14个禾谷胞囊线虫群体的种类,鉴定结果显示:许昌县、博爱县、商水县3个群体为H.filipjevi;郑州荥阳市和郑州须水...
[会议论文] 作者:年高磊,孙君伟,侯兴松,付博,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第十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利用国际禾谷孢囊线虫标准鉴别寄主A、B两组对菲利普孢囊线虫河南许昌、淮阳和博爱3个群体进行了致病型鉴定.结果发现,3个群体不同于国际上已经正式报道的禾谷孢囊线虫致病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郜瑞敏,袁虹霞,邢小萍,张猛,代君丽,于巧丽,李洪连,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0
从河南省具有地域代表性的5个不同地区分离小麦黑胚病原菌Alternaria spp.菌株17株,经形态鉴定主要为链格孢属两个近似种A.alternata和A.tenuissima。通过与GenBank中登录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