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5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庆周,马乐乐,张亚龙,于思勤,耿月华,张猛,,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4
玉米锈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于2004年在河南省首次流行,目前已成为该省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袁虹霞等,2010)。该病病原菌在世界范围内有2属3种(谌多仁,1963),我国玉米...
[学位论文] 作者:袁虹霞,,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年份:2011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在我国北方小麦主要产区发生分布十分广泛,对小麦生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河南是我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国内首...
[期刊论文] 作者:袁虹霞, 来源:启迪·教育教学 年份:2015
[摘 要] 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都是被老师的指导牵着走。他们缺乏写作的激情,更不要说抒发真情实感。因此,选材、情感、表达、修改成为了学生通向作文成功之路的几大难关。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普及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它以其图文并茂,情、......
[期刊论文] 作者:晏晴,袁虹霞, 来源:医疗装备 年份:2020
目的探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不同封管间隔时间对堵管和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医院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共4组,各60...
[期刊论文] 作者:晏晴,袁虹霞, 来源:医疗装备 年份:2020
目的探讨便携式微量泵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
[期刊论文] 作者:袁虹霞,李锁平,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8
用土壤接种法对26分小麦近缘材料、栽培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抗纹枯病性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小麦近缘植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抗纹枯病资源,其中有5份材料表现免疫,他们是节节麦24、峨观......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应娟,袁虹霞,, 来源:河南科学 年份:2015
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与田间病害防效,结果表明:氰烯菌酯和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强,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23μg/mL和0.25μg/mL;戊唑醇的抑菌作用也较强,E......
[期刊论文] 作者:袁虹霞,李洪连,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1998
从棉株根围土壤中分离到200多株土壤微生物。通过土壤微生物-棉枯萎病菌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7个菌株,即绿色木霉T-03,芽孢杆菌B-01、B-03,放线菌A-03、A-06、A-07、A-19。用上述7个土壤拮抗菌进行棉花......
[期刊论文] 作者:袁虹霞,房卫平,等,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02
对7个不同抗黄萎病性能的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收集和测定。结果发现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则能刺激病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吴建宇,袁虹霞,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2
通过人工接种串珠镰刀菌,进行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鉴定.从90份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出15份高抗材料和27份中抗材料.结合血缘追踪发现,78599和78698等先锋海外种子公司育成的玉米杂交...
[期刊论文] 作者:袁虹霞,刘建华,钱圆,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目的]研究生防细菌13296、B253对小麦纹枯病的防病效果。[方法]从土壤中筛选2株生防细菌(B296和B253),研究其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生物活性,并对其防病效果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袁虹霞,刘建华,钱圆,,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目的]研究生防细菌B296、B253对小麦纹枯病的防病效果。[方法]从土壤中筛选2株生防细菌(B296和B253),研究其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生物活性,并对其防病效...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跃,李洪连,袁虹霞,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3
植物线虫病是危害植物的一类严重病害,全世界已记载的植物线虫有200多属5 000多种,且一旦发生难于防治和根除,世界主要农作物因寄生线虫造成的年均损失率为12.3%.据统计,1992...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跃,李洪连,袁虹霞,,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5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病害,危害日趋严重.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有关资料,阐述了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
[会议论文] 作者:李洪连;袁虹霞;张晓婷;, 来源:2011年第六届河南省科协学术年会 年份:2011
黄淮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普遍推广秸秆还田和密植技术,以及大面积推广单一品种等因素,玉米病害不断加重,成为影响玉米高产、优质生产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袁虹霞,陈莉,张飞跃,李洪连,,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11
禾谷孢囊线虫病是我国黄淮流域小麦主产区的重要病害,为寻找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生防菌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河南各地小麦孢囊线虫孢囊上的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共获得42株分离...
[会议论文] 作者:李永辉, 张洁, 袁虹霞, 李洪连,, 来源: 年份:2004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08F04菌株是本实验室筛选的一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真菌。经室内和田间测定,该菌株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稳定的防治效果。为了探究该菌株...
[会议论文] 作者:陈琳琳, 侯莹, 袁虹霞, 李洪连,, 来源: 年份:2004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中自然发生的或生理性的细胞死亡,也称为依赖caspase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期研究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江航,汤蒙蒙,袁虹霞,李洪连,, 来源:河南科学 年份:2016
为了弄清河南地区小麦赤霉病致病禾谷镰刀菌所产的毒素化学型和SCAR类型,对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地区的小麦赤霉病病穗进行了广泛采样,共分离出47株禾谷镰刀菌菌株.经镰刀菌毒...
[会议论文] 作者:陈莉,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本研究从胞囊和小麦根际上分离得到33株细菌菌株,分离出放线菌14株,通过室内对线虫的致死力测定筛选出8株细菌,4株放线菌,通过进一步盆栽实验,选取3株细菌,3株放线菌进行大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