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康慧仁,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1998
抗病高产玉米新杂交种张单251袁克录康慧仁金枚郭奇志陈建陇程富荣陈静(张掖地区农科所张掖734000)中图资料分类号S334S513“张单251”是张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单交种,母本为ZN334,父本是ZA5716...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康慧仁,金枚,郭奇志,陈建陇,程富荣,陈静,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1998
抗病高产玉米新杂交种张单251袁克录康慧仁金枚郭奇志陈建陇程富荣陈静(张掖地区农科所张掖734000)中图资料分类号S334S513“张单251”是张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单交种,母本为ZN334,父本是ZA5716...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康慧仁,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8
从轮回选择法改良的玉米育种群体中,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性强的玉米新自交系ZA5716和ZA6192,利用其作亲本,育成张单251、张单476等4个玉米新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文,杨宏,袁克录,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9
选 用张单251 等6 个 玉米杂交 种,在张 掖沿 山( 海拔1 700 ~2 100 m ) 冷凉 灌区 进 行两年9 点次试 验,并用 各点( 年) 产量 的差 异 显著 性测 定 度量 品 种的 丰产 性, 用标 准差 、变 异 系......
[期刊论文] 作者:张爱国,谢新学,袁克录,,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11
1品种来源兴达2号(原代号兴达51911)是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ZF93-5134为母本,ZD1057为父本选配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早熟玉米新品种。母本ZF93-5134是以法国杂交种...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郭奇志,康慧仁, 来源: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年份:1999
选育强优势的玉米杂交种,首先要选育优良的自交系。为了拓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提高新的优良基因的频率,我们从70年代起步,采用半姊妹轮回选择法与交互轮回选择法先后对6个玉米育种......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吴治强,王霞,吴城文,,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15
玉米杂交种兴达5号(原代号兴达1106)是甘肃省兴达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自交系XDPH6WC作母本、自育自交系378599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王霞,吴城文,吴治强,,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15
兴达糯玉1号是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自交系ZN11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ZN10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0-2011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兴达糯玉1号平均产量15225 kg...
[期刊论文] 作者:张爱国,谢新学,袁克录,吴成文,吴志强,王霞,,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11
玉米新品种兴达2号是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早熟玉米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甘肃省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0007。...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姜青龙,李继强,周晖凯,李伟,,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16
本研究从栽培学角度研究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板蓝根由于当年抽薹,造成产量降低、药用根严重木质化、药用价值降低等问题。为此安排品种与栽培试验6项,寻找该地区板蓝根当年抽...
[期刊论文] 作者:谢新学,袁克录,吴城文,吴志强,王霞,姚伟,,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11
玉米杂交种兴达3号为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以外引自交系K12为母本,以自育自交系378599为父本组配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普通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中,兴达3号2 a 14点(次)折...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陇,袁克录,程富荣,金枚,康慧仁,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4
玉米杂交种869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玉米自交系ZA5710作母本、外引系150作父本,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黄粒马齿型中熟玉米杂交种.在1997-1998年的甘肃省玉米杂交种(中熟组...
[期刊论文] 作者:薛龙,杨雅萍,袁克录,吴诚文,吴志强,王霞,,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11
玉米育种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从具有优良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为原材料进行选育。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李继强,谢新学,吴城文,吴治强,王霞,,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16
本研究以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轮回选择法新育的6个玉米自交系为实验材料,不完全双列杂交作为方法对新育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力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为在今后的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饶赛华,陈西峰,袁克录,李鸿江,薛龙,肖贞,金梅,赵致禧,,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玉米杂交种是由自交系杂交育成的。自交系又是从玉米育种群体中分离选出的。所以原始群体的状况如何,对从中所选取的自交系的优劣及是否能育成强优势的杂交种起着决定性的作...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克录,康慧仁,金枚,郭奇志,陈建陇,陈静,程富荣,饶赛华,陈西峰,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8
从轮回选择法改良的玉米育种群体中,选育出了配合力高、抗病性强的玉米新自交系ZA5716和ZA6192。利用其作亲本,育成张单251、张单476等4个玉米新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Maize inbred lines ZA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