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680秒,为你在102,285,59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55,452篇文章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2012
俗语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若移用至《姚伯多造像》,感觉非常妥帖.名碑就如同名人,霸占了太多的目光和口水,想得见风采,不惜登高远行,先睹为快.从某种...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2
南北朝时期,北方提倡石刻,南方禁立石刻,形成截然对比,仿佛是有意安排或心照不宣。中国文化乃至文化史中的人物常常以“对称状态”而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奇特而又很常见的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2
《捴智静造像》立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557)十二月,有造像五座,文字为阳刻,点画锐利劲秀,风格隽永遒逸。南北朝之际,佛教进入全盛发展时期。造像不断融进中土雕刻技法和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1
近日抽时间一口气读完了三本书,高明的、张大春的、还有林西莉的.三本都是研究、解释、分析汉字的.高先生的书很专业,从地域上来看,属“大陆版本”;张大春是台湾作家,以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书法 年份:2004
<正>近十几年来,昙花一现,浮浮沉沉甚至渐行渐远的所谓书法“大家”不在少数。身处现实时代,必然面对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现象不确定,名词不确定,名家不确定,经典不确定,成功不...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书法之友 年份:2000
我同王月明先生相识不久,但一见如故。每次见面,总是谈得十分投机,自然而然地,在书法艺术的某些方面我们便形成了一种默契。对于他以古为鉴学习书法绘画的执着精神,常令我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9
在2007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篆刻大展研讨会上,我与洪亮第一次见面。洪亮提及我曾在拙文《封泥的启示》中将其篆刻作品列入,就这样顺其自然地开始了交流。相互认识后,发现他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年份:2018
【摘要】吴大澂一生崇古、藏古、传古。早年对秦篆花过大功夫,中年以后,专门致力于金文。篆书风格整体上以端庄、严谨为主要基调,也有一些异于正常风格的临作。从全部临作来看,《散氏盘》《毛公鼎》乃其立身之本。临摹不拘一格,多元尝试,没有特别的禁忌和限制,不同风格有不同的演绎,即使是同一种金文,临作也有不同的风貌呈现。在长期浸淫金石考据研究的过程中,吴大澂最终形成了以“古雅”为主调的审美观。  【关键词】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书法 年份:2020
『书坛第一虎』赵长青认罪伏法,使得『艺术腐败』成为关注的焦点.当一个领域的某个人物演变成一个『事件』,对人物本身的关注更多地应该转移到对事件的反思上来.记得黑格尔曾...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3
中国人是一个对材质非常敏感的族群。每当有某种新的材质出现,就会纳入到礼制中来。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彩陶、甲骨、青铜、玉器等多种尝试,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精妙艺术品。今天...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2016
针对清代篆书史,大家普遍记住了邓石如,但不应该忘记吴大潋。邓石如因为创新而声名远播,吴大潋则是以传古而功勋卓著。但在当代,他的篆书似乎正在被“遗忘”,因为平正端庄普遍不被...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0
尼采说:“不要让历史成为一种负担”。不过对于书家来说,恐怕不大可能。因为书家每时每刻都行走在历史中,品读碑帖,便能重温历史,了解世道风云沧桑,可以感受历史的温情。甚至...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1
翻阅旧报,发现去年五月有一则新闻,标题是“59岁的王石再次征服珠峰”。作为房地产大亨,王石的一言一行总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不由地想到上世纪流行的一首歌,叫做《再次征服珠...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6
书法批评要具备眼界、勇气,而选择何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批评的功效。从表面上看来,批评家与书家之间是一种“对抗和挑战”的关系,实际上批评是一种在冲突情景中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时下书坛从某个角度来看,显现出“繁荣”景象:展览大赛铺天盖地,各类笔会等新闻层出不穷,创作个性张扬,……因为各种限制和标准消失,遂呈现出一种绝对自由状态,本质上与真正...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21
陈曦兄计划在庚子岁末举办一次展览,今年他正好五十岁,所谓“知天命”。今年不用多说,当是平生最难忘的。对于陈曦兄来说,这是一次总结,毕竟到了知天命之年,年届半百,只有不断深入思考,才能持续进步。但凡人到中年,总不免有些感伤的意味。古人在这个年纪,早已自称“老夫”。现在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五十尚且是青年階段,是大有可为的年纪。不管如何,对一个人来说,人生中想做的、要做的事太多,精力不济,必须有所取舍,放...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0
吴昌硕说:“诗文书画有真意,贵在深造求其通。”在历史上,一些画家不仅是丹青妙手,而且对印章也颇有研究。他们虽不多作,但多见巧思异趣,有的甚至在篆刻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04
<正>从来没有人较真。很多展览即使只有"首届",并无第二届,没有人追究,也无法深究。很长时间以来,在各类书画专业媒体上,都能看到形形色色有关书画大赛、展览的各类通知,标题...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4
【正】白蕉(1907-1969年),本姓何,名旭如,又名复生,字远香,名号甚多,自署复翁、复生、济庐、东海生、虚室生、北山公、无闻子和海曲居士等,别署云间居士、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3
吴瀛(1891-1959年),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民国书法大家庄蕴宽外甥,当代著名戏剧家吴祖光之父。吴瀛毕生酷爱金石书画,收藏甚丰,后无偿捐赠国家,为世人敬仰。他一生爱护国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