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闽东四才女"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很大不同,这与他们所走的道路、成才顺逆境背后的成因密不可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蔡京、张瑞图和郑孝胥同属福建书法史上书艺精湛而人品颓丧的悲剧性人物,他们的书法成就不能因其人品卑劣而被忽视,应当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一、嘉靖年间宁德倭患之烈对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倭寇问题,曾有人质疑并作“假倭”之说.此说依史实推断,嘉靖间的所谓倭寇,真倭实际上很少,“充其量不过占十分之一左右”,而“十...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诡辩幽默是一种特殊的幽默现象.孙绍振教授的诡辩散文在诡辩幽默化方面独具魅力,其幽默特点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地方高校的校友捐赠工作不尽如人意,原因方方面面,但归根结底在于学校的形象塑造亟待加强。本文从有利于捐赠的层面提出了形象塑造的四个着力点。...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地方高等教育必须为当地经济提供人才服务.随着闽东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闽东高教必须及时进行层次、形式和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结构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海峡高教论坛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和战斗保垒.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鉴于师专的现状和不足,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出发探讨目标管理的先进性及对师专内部管理的促进意义,以及师专在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中应着重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福建宁德的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中很多歌谣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以往宁德民众的生活幽默,体现了当地人民爱憎分明、诙谐风趣的性格特质....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依照信息论创始人之一维纳对信息的解释;“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信息具有交换价值,可以给收...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会议论文] 作者:李颖伦, 许雅玲,, 来源: 年份:2004
闽东畲族传统饮食的文化特色鲜明,养生价值丰富,但宣传和挖掘不够,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加以开发。...
[期刊论文] 作者:许雅玲,李颖伦,,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闽东畲族传统饮食的文化特色鲜明,养生价值丰富,但宣传和挖掘不够,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加以开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许雅玲,,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幽默管理在国内尚未引起企事业单位主管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通过论述幽默在国外管理中的运用和所具有的作用,以及管理者幽默品质的培养等问题,以期对推进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许雅玲,,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郭虚中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学术界即有影响力的闽东籍学者,其学术成就及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其早期文艺著译及其社会影响,有助于加深对闽东文化名人的认识和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许雅玲,,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寿宁待志》是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一部独具特色的方志著作,集中体现了他在寿宁的宦迹和施政期间的思想。民本思想是冯梦龙施政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本论文重点阐述的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伦,蔡永香,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高质量的办学水平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尤其在这世纪交替之际,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摆在每个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校始终坚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