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4
根据道德行为动机、执行道德行为的手段,以及行为完成的结果,可将道德问题的性质区分为基本恶、比较恶、特别恶三个层次。面向无辜者和社会的报复性(或称泄愤型)的道德问题一...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理论参考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年份:2009
道德内化的涵义是指社会道德由外部的教育、灌输、示范和引导,通过个体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品质,实现向主...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02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 ,其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我国社会出现诚信危机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够完善 ,对背弃诚信行为的惩...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坚持集体主义,首先要科学认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集体的性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集体;其次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市场机制所必然引发的分配...
[会议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 年份:2004
道德敬畏是人们对某种超自我和超自然力量在主体道德情感中的体验。它不是一般的敬畏,更多的是对世界终极存在和终极价值既敬重又害怕的情感。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人们的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8
责任伦理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世界上广为传播。今天,在应用伦理学中,责任伦理已成核心概念。责任伦理在企业伦理学中的应用研究,使企业责任从狭隘的利润优先论转变为综合社......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主体的利益都是相互独立而又明确界定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乃是不同经济主体的正当权利,也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前提和运行的内在动力。然而,对自身利益......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9
一般来说,发展能力的贫困是制约人们过上良善和美好生活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农村一部分群众之所以深陷贫困,其内在原因之一恰恰是他们发展能力的贫困。这是横卧在他们走向富...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权力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导工程。本文从权力道德的社会功能入手,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权力道德出现腐败现象的社会原因进行了反思和......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源泉和精神依托,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和内容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7
社会主义孝德是在对传统孝德进行传承、改造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德目。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践履,对于融洽血缘亲情、维系家庭和谐、建设良序社...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6
贫困与道德风险的关系关于贫困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遵循的是"从低收入到复杂的经济层面再到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层面"这样一种思路来展开。笔者以为,贫困和以下几个方面具...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06
消费伦理是指人们在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上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消费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儒家消费伦理在历史上对于调节社会和家庭消费起过非常重...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和欧洲各国绿党的兴起,生态思维进入政治领域,绿色政治蓬勃发展。尽管绿色政治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具有较多局限性,但它开启了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15
从历史的视角看,一个国家的良好道德及其影响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优秀道德及其在历史上形成的深刻影响力,恰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和魅力的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5
按滕尼斯的理解,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一群人共同生活,而且意味着这群人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精神共同体是共同体的类型之一,道德共同体也是一种精神共同体。...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年份:2016
知行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思想精华之一,其特点是突出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内化—外化—深层次内化—更高层次外化和固化"。它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启示在于:...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16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罗国杰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域。笔者认为,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罗国杰关于法治...
[期刊论文] 作者:龙静云,,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道德治理在古代中国是以"礼治"或"德治"的话语方式出现的。在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中,"礼治"或"德治"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对国家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挥了巨大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