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齐锦秋,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 年份:1999
臭柏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是多途径的,该文对自柏解剖结构、生物量、酶促防御系统、水分特性研究表明:臭柏、圆柏、杜松、侧柏四种柏科植物茎、叶解剖结构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谢九龙, 齐锦秋, 黄禹铭,,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文化产业化是增强我国软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分析了我国丰富的木文化资源及我国发展木文化产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发展木文化产业的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齐锦秋,郝建锋,明仁林,, 来源: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2008
对四川省阴沉木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阴沉木与乌木的区别,阴沉木的科学研究价值,提出了四川省阴沉木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期刊论文] 作者:齐锦秋,郝建锋,古川郁夫,, 来源: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2008
对辽宁省章古台固沙造林研究所的油松、樟子松、赤松人工林木材年轮宽度与管胞长度的测定表明,油松和赤松直径生长旺盛期约为17a,樟子松直径生长旺盛期短于油松和赤松,但樟子...
[期刊论文] 作者:齐锦秋,郝建锋,张海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从日本自然公园的发展、分类、公园计划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日本自然公园概况。...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威,关明杰,齐锦秋, 来源: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观音阁木构件修缮的实地观察和分析,总结木构件在不同损坏形式下的具体修缮技艺以及防腐加固工艺。研究结果为:开裂、腐朽、挠度和拔榫是木构件的主要损......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威,齐锦秋,关明杰, 来源: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古建筑观音阁木构件修缮的实地观察和分析,总结木构件在不同损坏形式下的具体修缮技艺以及防腐加固工艺.研究结果为:开裂、腐朽、挠度和拔榫是木构件的主要损坏形式;在遵循修旧如新的原则下,根据木构件损坏形式和程度的不同采用直接粘接、刨......
[期刊论文] 作者:谢九龙, 齐锦秋, 周亚巍, 肖辉,, 来源:竹子研究汇刊 年份:2011
对四川江油1~3年生慈竹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竹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随竹龄和竹秆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径、弦向全干......
[期刊论文] 作者:黄兴彦,齐锦秋,肖辉,姜永泽,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20
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考核评估等方面,对比分析中美“木材学”课程教学,取其可鉴之处,提出简要改革建议如下:增加“木材学”教学课时、提高自主学习比例、增设“木...
[期刊论文] 作者:齐锦秋,郝建锋,吴忠,古川郁夫,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2009
对章古台地区不同密度樟子人工林松年轮宽度和管胞长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章古台地区胸径年轮数30a的樟子松林,已出现生长衰退现象,生长衰退期开始林龄与林分密度有关,降低林分密......
[期刊论文] 作者:周妮,胡瑶,钟毅,刘洁,齐锦秋, 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21
对白蜡木和水曲柳的木材构造特征和提取液化学成分进行辨析,为白蜡木和水曲柳的辨识提供理论依据.木材宏观与微观构造试验结果表明,2种木材均具有白蜡木属木材的基础构造特征,但在材色、薄壁组织、木射线宽度与含树胶方面稍有不同;白蜡木心材呈现浅黄褐色,而水......
[期刊论文] 作者:吴茜, 傅红, 郝建锋, 齐锦秋,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20
为明确不同林分密度对群落种间关联的影响,本研究采取典型抽样法,基于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系数、M. Godron稳定性等测度方法,调查分析云顶山现存密度(A:500株/hm2、B:650株/hm2、C:800株/hm2、D:950株/hm2、E:1100株/hm2)的柏木人工......
[期刊论文] 作者:罗建勋,卢丹,齐锦秋,黄兴彦,李凤,, 来源: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采用木材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香椿木材的微观特征,分析年轮宽度、导管及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结果表明:髓心至第10年年轮宽度迅速增加,1~20 a间均保持旺盛的生长;早材...
[期刊论文] 作者:齐锦秋,池冰,谢九龙,陈思敏,黄兴彦,, 来源:中国造纸学报 年份:2013
对2~5年生慈竹材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慈竹纤维长度2.4~2.8 mm,纤维宽度14.5~ 16.0μm,长宽比大于150,细胞壁厚10.4~11.5 μm,壁腔比2.3 ~2.6.慈竹材基本...
[期刊论文] 作者:吴秉岭,余养伦,齐锦秋,于文吉,,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以去青留黄的竹片为原料,利用纤维原位可控分离技术,对竹片进行精细化疏解处理,再经浸胶、干燥后,采用热压法制备重组竹,并与普通的本色重组竹、低温炭化重组竹、高温炭化重...
[期刊论文] 作者:罗浩, 齐锦秋, 谢九龙, 吴秉岭, 黄兴彦,,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目的】分析四川产蓝桉幼龄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密度变异规律,为提高其利用效率、扩展其利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参照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国家标准,对5年生蓝桉的物理力...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亚慧,祝荣先,于文吉,齐锦秋,, 来源:木材工业 年份:2011
以慈竹为试材,探讨浸胶竹纤维化单板的干燥温度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由70℃升至90℃,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弯曲模量和垂直加载水平剪切强度呈...
[期刊论文] 作者:卢丹,齐锦秋,罗建勋,黄兴彦,李凤, 来源:湖南林业科技 年份:2015
对香椿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抽提物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椿木材为轻质木材,气干密度0.45 g/cm3;气干材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分别为1.53%、3.21%、4.85%;全干材径...
[期刊论文] 作者:罗浩,齐锦秋,谢九龙,吴秉岭,黄兴彦,,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目的】了解四川产蓝桉人工林木材的解剖性质及其变异规律,为其培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四川雅安的5株5年生蓝桉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高度按生长轮截取试材,通过离...
[会议论文] 作者:黄头彦;齐锦秋;罗浩;郑婷;胡瑶;, 来源:第一届中国竹藤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本文对生长期为55d、70d、85d、100d的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纤维形态和薄壁细胞进行了系统的显微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细胞长度、长宽比在85d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