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作为四川少数民族剧作家中的重要代表,李昌旭的创作体现出了一种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重视对少数民族中“小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抢救,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阐释方法去展......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6
对于卫星电视,民族化、娱乐化/全球化似乎是互不调和的倾向,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立场和声音。……我试图提出“复调式发展”一词,来描述可能出现的这样一种卫星电视发展的状态。...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艺术创作是一种极具人格特征的审美活动 ,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实践是审美主客体、创作和鉴赏的有机统一。虽然有创作心理变异导致的“抗拒”接受的一些个例 ,但艺术创造寻求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对于艺术实践中复杂的人格心理形态和现象,中外历史上有不少的学者都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并在艺术人格结构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为现在的艺术批评提供一种新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是悲观的,在许多哲学家都想为这个世界找一线希望的时候,他却教人们放弃生存的权利;叔本...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2
文学表现中的“诗性”是文学现代性和审美性最为重要的标志 ,引起了诗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但有用一般人性去代替和解释“诗性”的哲学化倾向。如果从自然、未知域...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1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开阔了人们对“背景”和“历史”的眼界 ,为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即便是纯艺术的西方现代批评也无法回避对“背景...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3
"诗意栖居"的构想来源于荷尔德林、海德格尔在"贫困的时代"的期待,我们中国人已经告别了战争和贫困,基本富裕的我们的最大危险是物质富裕后面临的精神贫穷和道德贫困。相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从理论上讲,文学艺术应该向所有的人生领域敞开,人的日常生活、思想情感、生产实践、政治斗争等都是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但正统的文学艺术史则制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假象:文艺...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诗刊 年份:2002
作为人类古老而永恒的一种精神情感活动,几乎每时每刻都有诗的产生和消逝,即便是到了今天,人们心中依然涌动着对诗的激情与渴望,以此抗拒机械化生活的平庸和苍白。确切...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学创作是极富个性化特征的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文学家的隐秘人格对此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往往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内在的未知领域。本文立足于艺术人格论的基本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记录媒体技术 年份:2010
随着数字出版业的飞速发展,电纸书成为近年来最受消费者追捧的产品之一,要使产业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只有采取电信运营商主导下的电子阅读运营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对于本文提出的西部影视动漫产业理论研究,必须突破传统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创新的"跨界研究",以影视文化学和产业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支撑,对西部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布...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主流电影:大众化与多样化研讨会 年份:2011
  改革开放以来,主流电影继续保持主流思想调控的功能,同时逐步努力回归生活化和多样化。这种趋势随即改变了电影的创作形态,创作者们有意识地将主流价值观和商业化运作模式进......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5
如同历史上任何一个文学阶段和时期一样,新时期文学也必然要经历发轫,形成,高涨并走向衰落这样一个过程,不可避免地要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光荣的丧钟何时鸣响谁也无法...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9
20世纪后期以来,大众文化的加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如何在新的社会样态和文化现象下重新认识和评估其现世价值和普适意义,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
[期刊论文] 作者:黎风,,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4
【正】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的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一九四六年,他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反对内战,争取人民的自由民主,而被特务暗杀,为祖国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