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84
一、前言以往用滴滴涕、敌敌畏、乐果等有机氯、有机磷农药防治蔬菜上的害虫如菜青虫、小菜蛾等,残留重,毒性高,由于蔬菜生长期短,直接食用对人民健康不利。现在我国已停止...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冯书亮,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1
利用亚洲玉米螟对苏芸金杆菌的毒力效价进行了测定.供试虫以玉米螟二龄幼虫为佳.用候选苏芸金杆菌制剂与半人工混合饲料混合接虫感染的方法作毒力效价测定,结果准确,操作方便...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胡明峻,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80
《微生物学通报》近二年来发表过一些有关发展微生物农药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我们也想就细菌农药谈一些看法。我国对微生物的广泛应用和研究,主要是近若干年的事情。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傅韵琴,冯书亮,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0
本文报道了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玉米螟不同龄期幼虫对苏云金杆菌(CS3ab—1986)制剂毒力测定的结果。以1、2龄幼虫作为生测标准试虫是可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冯书亮,黎新莹,付韵琴,, 来源: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1988
一、加强毒力标准化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发展苏芸金杆菌制剂的当务之急。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制剂毒力标准化是指以生物测定为基础,采用某种合适的单位来表示某...
[期刊论文] 作者:尹善,李捷,黎新莹,黄天成,,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62
近年来蝼蛄在河北省的发生为害有所发展,给农作物保苗上带来很大威胁。今将近几年来对其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的初步结果及防治意见提出,仅供参考,并希指正。一、本省蝼姑的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胡明峻,范秀华,张敏鹰,傅韵琴,, 来源:河北农学报 年份:1983
一、前言“HD-1”是美国Dulmage于1970年从红铃虫上分离得到的一个对棉铃虫等害虫毒力较强的菌株,在苏云金杆菌分类上属血清型3a3b,定为库斯塔克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
[期刊论文] 作者:邢建民,黎新莹,冯书亮,范秀华,傅韵琴,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0
试验表明,在二代棉铃虫卵高峰期用Bt乳剂防治,一般年份用200倍,大发生年份用100倍,防治效果达75%以上,虫口密度被压低到百株2—3头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生防田主要捕食性天...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冯书亮,傅韵琴,范秀华,邢建民,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年份:1990
用亚洲玉米螟测定苏云金杆菌毒力效价。供试虫以玉米螟2龄幼虫为佳,采用候选苏云金杆菌制剂混入半人工混合饲料中接虫感染的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使,完成一次测定需时3天,标...
[期刊论文] 作者:邢建民,黎新莹,冯书亮,范秀华,付韵琴,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0
【正】 番茄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夏、秋蔬菜之一,栽培面积大,近年来受棉铃虫为害日趋加重,轻则造成孔洞畸形,重则发霉腐烂,有的蛀果率高达25%以上;严重影响番茄品质和产量。1985...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冯书亮,傅韵琴,范秀华,邢建民,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0
用亚洲玉米螟测定苏云金杆菌毒力效价。供试虫以玉米螟2龄幼虫为佳,采用候选苏云金杆菌制剂混入半人工混合饲料中接虫感染的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使,完成一次测定需时3天,标...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冯书亮,傅韵琴,范秀华,邢建民,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1
利用亚洲玉米螟对苏芸金杆菌的毒力效价进行了测定.供试虫以玉米螟二龄幼虫为佳.用候选苏芸金杆菌制剂与半人工混合饲料混合接虫感染的方法作毒力效价测定,结果准确,操作方便...
[期刊论文] 作者:李捷,黄天成,黎新莹,孙伯欣,崔景岳,张慧,,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62
一、前言蝼蛄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省发生极为普遍,为害相当严重。尤喜食害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薯类、蔬菜等作物的种籽、幼苗、根和茎,造成缺苗断垅,甚...
[期刊论文] 作者:邢建民,黎新莹,冯书亮,范秀华,傅韵琴,张敏鹰,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88
为了保护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生产“无公害蔬菜。”几年来我们用苏云金杆菌制剂“HD-1”(下称Bt)乳剂,在河北省保定、邯郸两市郊区西红柿田防治棉铃虫,取得较好效果。 菌剂...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明峻,黎新莹,范秀华,傅韵琴,李文德,王秀珍,, 来源:河北农学报 年份:1982
玉米螟微孢子虫(Nosema pyrausta)是一种寄生在玉米螟(Oatrinia nu-lbilalis)上的专主寄生的原生动物。它是 Poillet 1927年发现定名的。1928年 Kot-an 发现它对玉米螟自然...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莹,冯书亮,傅韵琴,罗绍彬,任改新,朱呈智,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87
本文以玉米螟为供试昆虫,采用规范化的生物测定方法对全国各地筛选的19个高毒力苏芸金杆菌菌株进行毒力评比.实验结果表明属于血清型H_(3a3b)的各菌株对玉米螟具有较高的毒力...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明峻,张敏鹰,冯书亮,范秀华,黎新莹,付韵琴,李文德,王秀珍,李万贵,, 来源:昆虫天敌 年份:1988
玉米螟微孢子虫Nosema pyrausta是一种寄生于玉米螟的专化性原生动物,对玉米螟种群数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前,美国、西德对其研究较多,但都处于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阶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