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明初虽然实行“禁海”政策,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后期福建沿海一带私人海上贸易发展迅速,逐步形成具有海上政权雏形的“海商——军事复合体”。由此,在民间形成一种“海中以......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一个既老又新的时代课题。本文分四个部分分析近 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以及中国人苦心探索救国之路的曲折历程。第一部分认为,清朝封建 专制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十五六世纪之交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而适逢其时的明代统治者却在张弛交替的“禁海”过程中,逐步从海洋上退缩。严厉的“禁海“政策不仅使民间海外贸易沦...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曾国藩作为近代盛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理学家,其治军方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曾国藩的治军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仁”、“礼”为治军之源,“忠”、“信”为行军作...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型黄顺力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堂堂“天朝”败于蕞尔“岛夷”,这一结局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反映在经济、政治、军事等......
[会议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 年份:2007
2007年10月11日至13日,"福建省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及美国和台湾地区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近80篇,与会学者就福建海洋文...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2004
晚清数次涉外战争的失败在国人的心灵深处可谓创巨痛深,一贯以"天朝上国"自居、凭借"弓马骑射"打天下的清朝统治者,竟然屡屡被"鼓浪而来"的"蕞尔岛夷"打得晕头转向,并接连签...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6
清代海商眼中的世界──《海录》黄顺力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实行严厉的闭关政策,中外之间的联系交往不多,国人对外部世界知识的了解也很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成书于嘉道年间的(海......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3
铁路是近代西方科技文明的产物。建筑铁路本来是一种简单的、文明的事业,可是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情况则要复杂的多,它从一开始就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紧密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93
【正】 严复和章太炎都是中国近代思想界的耀眼明星。前者是“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语);后者“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是自成宗派的巨人”(侯...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鸦片战争后 ,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时期 ,章太炎以传统观念看待“异族”统治者 ,引经据典宣传反满 ;在推动革命爆发的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2001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作为一个陆海兼资的大国,曾有着悠久的海防思想遗产、有过较为完整的海防建设体系,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却无力应付来自西方海...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4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思潮转型的主要特点就是从注重船坚炮利、声光化电的洋务思潮转向探究西方富强之根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体制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严复引进的西方进化...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池田大作“民众外交”思想的主要内涵特征有三:一是坚信民众(“草根”)力量是外交的基石,其外交活动的行为主体始终是民众本身;二是以日中友好、亚洲与世界和平为外交的整体...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明清两朝正处于世界性海洋历史发展的"千古变局"时代,但统治者沿袭传统模式,在立国思想上"重农抑商"、"重陆轻海",在国防战略上以"禁海"代替海防,禁海迁界、"守土防御",反映...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晚清革命党人所办报刊对当时革命思潮的弥漫,产生过剧烈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民报》为最,其作用在于:宣传三民主义,公开揭橥同盟会的革命宗旨,辩驳改良保皇言论,催发革命...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年份:2008
形成与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应做到:理念创新,以"文化立市"引领厦门新一轮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形成"大厦门"中心城市的凝聚力;观念更新,从文化...
[会议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 年份:2004
辛亥革命前十年,由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所办的《民报》对晚清社会革命思潮的弥漫,最终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产生了剧烈而深远的影响。其作用在于:一、宣传三民主义,标明同盟会...
[期刊论文] 作者:黄顺力,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1
一般来说.学界通常所称之“社会思潮”.应为晚清社会特有的现象。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空前剧烈,“数千年未有之奇变”的时局导致社会思想的变化也跌宕起伏、风生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