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黄锦学,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12
[学位论文] 作者:黄锦学,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16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的主体,它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因此森林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亚热带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多种森林土壤为研究对......
[期刊论文] 作者:黄锦学,黄李梅,林智超,陈光水,,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0
本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已发表的文献中具有凋落物分解常数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综合分析中国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凋落物类型对凋落物分解速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黄锦学,熊德成,杨智杰,陈光水,,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0
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苗圃园1 a生女贞和野鸭椿完整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株全部根系中1-4级根的形态特征和根系呼吸,结果表明:1)随着序级增大,女贞和野鸭椿根径和平均单根......
[期刊论文] 作者:邓飞,陈光水,黄超超,熊德成,黄锦学,,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5
采用微根管法,在福建省三明米槠天然常绿阔叶林内布设96根微根管,分析细根形态特征随细根直径的变化及其空间变异,并估计细根变量所需的取样数量。结果表明:1)微根管法观测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金兴,熊德成,黄锦学,杨智杰,陈光水,,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2013
为揭示中龄和老龄杉木人工林在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方面的差异,对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16年生和88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了2 a的研究。结果表明,16年生和88年生杉木人...
[期刊论文] 作者:熊德成,黄锦学,杨智杰,陈光水,杨玉盛,,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4
以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19年生和9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1—5级细根的形态及呼吸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个林分细根直径、根长、组织密度随序级升......
[期刊论文] 作者:卓鸣秀, 闫晓俊, 熊德成, 黄锦学, 陈光水,,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8
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樟科树种细根的形态特征,选取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
[期刊论文] 作者:熊德成,黄锦学,陈光水,谢锦升,杨玉盛,,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5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创造了一个能够促进自身生长发育的适宜的根际环境,是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之一。植物根系除了吸收营养元素外,还不断地向根际环境分泌大量化合物[1]...
[期刊论文] 作者:卓鸣秀1,卓鸣秀,闫晓俊2*,闫晓俊,熊德成2,熊德成,黄锦学2,黄锦学,陈光水2,陈光水,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8
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樟科树种细根的形态特征,选取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
[期刊论文] 作者:凌华, 袁一丁, 杨智杰, 黄锦学, 陈光水, 杨玉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1
利用微根管技术探讨细根径级、序级、出生季节、土层和林龄对福建南平18年生和90年生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的影响。杉木林细根中值寿命随径级增大而延长,18年生杉木人工林直径d...
[期刊论文] 作者:刘强,王超,杨智杰,陈光水,黄锦学,黄蓉,田浩,,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1
2010年1—12月,对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保护区内的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和锥栗(Castanea henryi)凋落物的组成及动态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和锥栗的年凋落物量...
[期刊论文] 作者:黄锦学,熊德成,刘小飞,杨智杰,谢锦升,杨玉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7
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汇的载体,其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CO2浓度显著的改变。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熊德成,黄锦学,杨智杰,卢正立,陈光水,杨玉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2
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占优势的6种天然林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CIM;观光木Tsoongioden dronodorum Chun,TOC;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CIC;罗浮栲Cas...
[期刊论文] 作者:郑金兴,黄锦学,王珍珍,熊德成,杨智杰,陈光水,,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2
采用微根管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人工林细根生长动态进行了连续2a的观测,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细根寿命,使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单一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熊德成,黄锦学,杨智杰,陈光水,谢锦升,杨玉盛,,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6
全球变暖愈演愈烈,IPCC(2013)报告指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增幅可能超过1.5-2℃[1],许多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上和地下生态过程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2]。...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本嘉,黄锦学,李伟,邱曦,刘志江,林成芳,施友文,,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6
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是评价土壤碳排放与固持的重要指标,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建中亚热带阔叶林表层土壤(0~1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不同温度(10、20和30℃)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Q_(10)、可溶性有机碳(DOC)、......
[期刊论文] 作者:胡双成,熊德成,黄锦学,邓飞,陈云玉,刘小飞,陈光水,,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5
福建三明米槠次生林皆伐后形成人促更新幼林(AR)与米槠人工幼林(CC)、杉木人工幼林(CL),以保留的米槠次生林(CK)为对照,利用微根管法比较不同更新方式初期细根(直径≤2 mm)生...
[期刊论文] 作者:刘源豪,黄锦学,王小南,陈心怡,裴蕴,熊德成,杨智杰,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20
为揭示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地下生物量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本研究以杉木幼树为研究对象,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利用开顶式(OTC)大气增温模拟气候变暖,研究增温对杉木幼树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和不同径级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后总根系生物......
[期刊论文] 作者:黄锦学,凌华,杨智杰,卢正立,熊德成,陈光水,杨玉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2
采用微根管技术对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细柄阿丁枫(ALG)和米槠(CAC)细根进行了连续2 a的观测。估计细根寿命采用Kaplan-Meier方法,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单一因素(细根直径、序级、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土层以及邻近细根数量)对细根寿命的影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