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年份:1992
1概述如果从1958年第一个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算起,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已34年,它是工程技术和心脏电生理相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应用中最成功,但又在进一步迅速发展中...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医疗器械 年份:1979
十多年来人工心脏电起搏有了较大的突破,它已成功地用于治疗某些药物疗效不好的严重心律失常,全世界现在已有数十万人靠它维持生活和工作。 1932年Hyman首先设计装置了一架心...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年份:1997
对生物医学工程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之一,是它所开发研究的技术支持系统可使一个生理系统的受损功能和能力缺陷得到完全恢复,而最后做成这样一个装置,使患者使用时并不感到它...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第十一次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术会议 年份:2004
心脏电兴奋传播的光学标测,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层次:培养的心肌细胞(cultured myocytes)微观脉冲传播的测量;无损心肌块标本(intact wedge preparation)跨壁标测;整个心脏(whol...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年份:2014
蒋大宗老师在65年从教生涯中,因工作需要,从事过多种专业。从1977年国家科委决定增设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及至他在1978年任陕西省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副组长起,30多年来,我有幸与......
[会议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次学术双年会 年份:2004
用于对心脏电激动的高分辩率光学成像,也称光学标测(optical mapping)是一种新技术.基础电生理测量技术中,包括膜片钳,微电极记录,细胞外多点标测和光学标测(optical mapping...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1
主编札记:当我含着泪水凝视着英年早逝的金捷教授永远留给我们的微笑,当我屏住呼吸读着德高望重的黄诒焯老师追忆让他自己,让中国都感到骄傲的金捷教授的文章,我再也控制不住...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医疗器械 年份:1983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定于今年五月在昆明召开。这次年会的主要内容涉及磁场的生物效应、医用激光、呼吸系统物理学、医学信息检测和处理、导纳...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 来源: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年份:1992
1概述如果从1958年第一个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算起,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已34年,它是工程技术和心脏电生理相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应用中最成功,但又在进一步迅速发展中的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刚,黄诒焯,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1989
用电子计算机方法可以预测球形蛋白质二级结构。分别对六条多肽键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多数可以和X-线测定结果相重叠。重叠区域内可重叠残基的百分比分别是:α-螺旋77.7%;β-...
[期刊论文] 作者:杨琳,黄诒焯,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3
从生物物理学的观点来看 ,离子通道应具有三个最重要性质 :通透性、选择性及门控机制。离子通道是以该通道允许通透的主要离子命名的 ,门控机制则调节着该离子的流动过程。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宏,黄诒焯,, 来源:医学物理 年份:1985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数不断增加,作为心脏起搏器设计和埋植过程中一个有效的测量手段的腔内心电图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不但在时域内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昭,黄诒焯,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年份:1995
介绍了一种可使起搏频率按人体体幼量变化调节的起搏器模型。它使用压电晶体将人体体动转换为电压,用此信号控制起搏频率的变化。经平板车运动试验和二阶梯运动试验证明,该起搏......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昭,黄诒焯, 来源: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6
介绍一种利用压电效应原理,大致反映人体活动剧烈程度的体动换能器,分析了其本身性能和所测体动信号的特性。将它用于体动型自适应心脏起搏器的换能部分,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雷蕾,黄诒焯,, 来源: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年份:1983
近几年来,随着电生理方法的日趋成熟和微电子学的迅速发展,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电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它已成为80年代心脏起搏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快速心律失常系指...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昭,黄诒焯,, 来源:医学物理 年份:1987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在我国已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但起搏频率均不能按生理要求作出响应,因此其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提高。众所周知,心功能正常者的心率随身体需氧量改...
[期刊论文] 作者:黄诒焯,杨昭,, 来源: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年份:1987
频率应答(Rate-responsive)自适应心脏起搏器是近几年来心脏起搏器研究中一比较活跃的分支,它能够根据人体代谢的变化随时自动调节心脏起搏频率,是继全自动型 DDD 起搏器之...
[会议论文] 作者:樊亚萍, 黄诒焯,, 来源: 年份:2004
首先是实验教材的内容,即绪论的编写,须突出重点,概念阐述清晰,不必要面面具到,讲解绪论时,教师充分强调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误差理论时,印象深刻,达到...
[期刊论文] 作者:康殿邦,黄诒焯,, 来源: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年份:1989
非侵入临时心脏起搏是经体外电极刺激心脏的一种心脏急救起搏方法。本文综述了非侵入心脏起搏技术的进展,介绍了改进的非侵入临时起搏系统的特点、安全性、有效性、血液动力...
[期刊论文] 作者:金印彬,黄诒焯,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年份:2001
目的 研制数字式多道生理信号示波器。方法 仪器采用PC机外挂采集盒的方式,386以上的PC机即可,仪器结构简单灵活。采用虚拟仪 器设计技术,操作界面更加友好。结果 此示波器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