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8
审美意象的生成是审美体验的结果,同时也是我们内心生命的真正显现。这种显现就是敞亮,就是去蔽,就是发现,亦即在对象中发现与敞亮自我,在自我中发现与敞亮对象。如果说单纯的“象......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表现主义理论体系、杂文学观念体系、《文心雕龙》即体系、以"原人"说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诗学体系,是20世纪古代文论体系研究中体系论者的代表性看法。从以"古"构"古";以"今"构...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是在体验、领悟和瞥视本真存在与生命终极意义的过程中建构并发展起来的,这使得中国传统美学表现出极强的体验特征,因此,审美体验论构成了中国美学...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3
钟嵘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其研究代不乏人.20世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人品第、"滋味"说、批评观,以及与其他经典著作的比较研究等方面.整个研究历程形成了"两...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本文以二十世纪几部重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为例 ,分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历史叙述这一为学者关注甚少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历史观、历史解释范式、话语特征三个方...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从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历史与现实看,有三大理论困境:研究对象的困惑、由“现代性”问题带来的主体视界的内在困境以及史观和历史叙述方法的内在困境。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文化思潮更趋于多元化。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90年代渐趋兴盛的后殖民主义等各种理论相互影响,构织了一幅多元化的当......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佛教中观学派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思维义法的浸渍而达成的。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色空不二的世界观影响了后世对美之真幻和艺境特征的看法。二、对空有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9
本文对电子媒介时代的身体状况作了如下诊断:一、身体景观化。身体景观作为一种更深层的无形控制,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论意义被根本性篡位。二、身体快感化。电子传媒的兴盛促成...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外国文学 年份:2004
对话是话语主体之原初自足属性的解构 ,是解释学空间的重新拓展和自我封闭之栅栏的拆除 ,也是处理文化交往中自身与“异域”(或“他者”)关系 (或矛盾 )的基本手段。对话将确...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是阐释学在西方文艺论坛上的继续发展。它基于这样的认识:传统的纯本文主义和纯语言结构运动将艺术符号系统化了:研究者的历史性完全淹没于他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17
“文艺大众化”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建构中的主流观念。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有其...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本文以 2 0世纪几部重要的中国美学史著作为例 ,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历史分期、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现状 ,并就美学史研究中的深...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在教学的主体视域上进行,才能适应这一课程的发展。这种主体视域的改革就其基本理路而言,就是应当从注重知识性介绍与传授的阐释性教学转移......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17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实践在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实践活动中是具有典范性、方向性的。其核心精神是“战斗的现实主义”;其主导方法是辩证视域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现代转型的基本态势与内在规律。近代以来中国文学文体的革新意识和新批评文体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年份:2001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一书中写道:一个幽灵在注视着我们,我们觉得自己正在被它注视着,并且是在任何共时性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章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作了总体的简要的回顾。文章在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百年来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历史轨迹、总体态势、研究动力、研究格局进行了描述和...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念然,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9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范畴。本文对互文性理论的发生发展、阐释和运用方式作了梳理,着重论述了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中互文性理论的差异,区分了互文性概念的广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