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0
几年来我国各地推广杂交水稻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一成以上,有的增产几成,但也有减产的。我们1977年与濉溪县雷山大队协作、栽麦茬杂交水稻威优3号、南优3号、威优6号、汕优6...
[会议论文] 作者:黄仲青, 来源:全国第十一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本文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表示稻谷生产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三高",其三条边分别是稻的品种、环境和栽培技术"三良",分别论述了这三条边相互依次,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三高"的三角...
[会议论文] 作者:黄仲青;, 来源:全国第十四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1
逆境三高栽培技术与抗逆育种、水利兴修和低产田改造是提高我国水稻平均单产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有效途径。水稻生产随着环境变化、品种更新、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和单产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8
在合肥先后共用六个组合(品种)进行了三年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秧苗密度时苗质在三叶期前无显著影响,三叶期后影响日益加大。秧苗单株叶面积、干物重、分蘖数等均与密度呈显...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孙明,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黄仲青,胡新主, 来源:全国第三届作物栽培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李奕松,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魏凤珍,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进行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粳多穗型品种西光和大穗型品种农林286分蘖穗率分别为25.7% ̄93.2%和8.2% ̄90.3%,其分蘖穗率与稻谷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分蘖穗率达70%以上显著增产......
[期刊论文] 作者:程扶玖,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0
对协优64水稻进行的再生两熟盆栽试验表明,头季稻吸氮高峰出现在栽秧至分蘖及再生芽萌生阶段,其平均吸氮速率与再生稻相似。水稻再生两熟栽培,头季稻所吸收的氮量达两季稻吸...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农林科学实验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3
农户一季稻谷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RE)由其栽稻面积(S)、稻谷单产(Y)、稻谷单价(P)及生产成本(C)四要素所构成.RE=S×Y×P-C.我国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稻谷生产经济效益...
[期刊论文] 作者:李奕松,黄仲青,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8
关于水稻旱育秧的研究,人们已获得了不少试验结果,然而对于旱育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的苗质差异及养分积累效应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于1997年在合肥地区通过中稻旱育秧与湿润育秧对......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李奕松,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 年份:1998
我国稻谷总产世界第一,每年种稻4.5亿亩以上。一季稻亩灌水量一般300-500方,多的超过1000方,水稻灌水约占农用水65%。而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是世界13个贫...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埚,黄仲青, 来源: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1998
本文根据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原理提出三因素条裂区试验设计,并作了实例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0
通过播栽密度和施氮方式两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4因素中,每穗颖花数是左右库限制型中粳品种西光产量的首要因子。稀播少本栽比密播多本栽平均每穗颖花数增加39.7%,增产18.4%。增施攻......
[期刊论文] 作者:刘敏华,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3
安徽淮北5~9月多年(1959~1989年)平均降水量为566~64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4%左右,利于发展麦茬稻生产。但旱涝频繁,6~8月平均降水相对变率虽为全年最小,仍在50%左右,麦茬稻本田...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89
安徽中南部热量资源“双季稻不足,一季稻有余”地区有稻田近100万亩可发展再生稻。50年代前有蓄留再生稻的长期历史,但一般靠天收,亩产仅几十公斤,推广双季稻后向乎绝迹...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0
为积极稳步发展再生稻,我院主持的节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研究协作组,经过4年调查研究,推广了早中稻再生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989年已指导全省约10万亩再生稻生产。据宣城...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李奕松,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1998
我省人均淡水资源只近全国人均的一半,世界人均的八分之一,江淮过境水量虽多,而水利工程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求,旱年受制约更大。因此在加强水利兴修的同时,必......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为了客观判断作物新技术(品种)的增产作用,针对对照可比性,样本代表性,技术措施间的互作效应等易失误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减少失误In order to objectively judge the incr...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