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15
书信一方面具有工具性,有助于人群交际之实现;另一方面,它又是生命存在的表意,体现了人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在审美一维并未付之阙如。书信散文的“体式”是实用与审美的“形......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15
在解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有一个看似无关紧要,深究起来却又颇富意味的问题:林冲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杀人顺序?表面看,林冲先杀谁后杀谁似乎无关宏旨,其顺序安排不过...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对于《雨巷》一诗的阐释,我们习惯于以宏大叙事来关照。只是,当我们深入诗歌的话语结构,我们便会发现其中隐藏的情爱叙事具有很强烈的暗示性。通过话语分析深入到叙事逻辑的...
[学位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4
《小说时报》刊于清末民初,为有正书局大老板狄楚青所创,以陈景韩、包天笑二人主其笔政,后毕倚虹亦有襄理。此刊流布广远,发行期长达九年,影响甚大,为《时报》系刊物中最为有...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再别康桥》的阐释,长期以来,许多读者和评家都着眼于对其意境的解读,有意或无意地将阐释的重点放在了诗歌艺术技巧上,因而避开了对诗人心灵世界的深入探究。通过对诗歌文本...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刊于《小说时报》第九号的《未亡人语》是一篇被人遗忘的,却又极具现代性的短篇小说。它所塑造的未亡人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祥林嫂的晚清形象。此外,它在情节安排、叙事策......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刊于清末的白话短篇小说《无线电话》,以对话体结篇,借科幻写人鬼情缘,摹世态人情,可谓是小说版的《人鬼情未了》。它创造性地将传统小说中的鬼狐传奇同近代软性科幻叙事进行了嫁......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22
<正>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开篇即言:“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并加一笔特别强调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1]也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22
《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的解读与评价往往不自觉地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晕轮效应”,将之上升到哲学层面去考虑,少了些许客观冷静。通过回到文本叙事与历史现场进行“本事还原”研究,深入探索作者的创作情境,对文本做出更合乎创作实际的解读。......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22
《荷塘月色》中藏着一个“不安分”的灵魂,一个向婚姻外小心张望的绅士,一个只满足于白日梦的有责任感能克制自我的男子。朱自清以其细腻美丽的笔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风流蕴藉的文本——华丽缜密的文字与中年男子的内敛情感相得益彰,可令后人反复品味。......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卫鹏, 来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23
对《李凭箜篌引》的解读历来专注于其音乐描写,相对忽视了其想象世界的独特构画,几乎无视了其“诗言志”的一面。通过对李贺想象世界进行知识谱系性的寻绎,对诗人现实世界际遇的厘清并对关联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建构起一个新的意义阐释图景:“芙蓉泣露香兰笑”因隐藏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