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存荣,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年份:1999
地下水砷污染是影响地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实际调查,从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入手,系统分析和探讨了内蒙古河套平原地下水砷污染......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存荣,刘文波,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2017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建设的全国地下水与地面沉降信息共享系统与成果信息APP发布系统已经正式上线,该套系统共存储和管理了355600余条调查监测数据。...
[会议论文] 作者:高存荣,吴爱民, 来源:2006年全国水体污染控制治理技术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建设高级研讨会 年份:2006
我国许多城镇供水水源较为单一,没有必要的应急水源储备,特别是一些沿江河分布的城镇,一旦出现污染、咸潮、干旱等突发性灾难事件,将会造成重大供水安全事故。本文重点介绍我...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存荣, 王俊桃,,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11
全国31个省的69个城市地下水有机污染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791个样品中有383个至少有一项有机污染组分被检出,检出率为48.42%;有18个样品的单项有机污染组分超标,除苯并[a]...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存荣, 王俊桃,, 来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2
为了初步掌握中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状况和特征,在中国69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检测与特征研究,采集地下水样品791组,采样井均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存荣,王涤涛,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波,冯翠娥,高存荣,,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4
以河套平原地下水水质调查采集的700余组地下水水化学样品分析数据为依据,在分析研究区域地下水流场、补给径流条件的基础上,对河套平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地下水环境分区,利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郭华明,高存荣,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15
我国高砷地下水分布广泛,是受砷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开发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高砷地下水修复治理技术极具必要性。以大同盆地、呼包平原、河套平...
[期刊论文] 作者:周晓虹, 李小娟, 高存荣,,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地下水水质具有区域空间分布的特征,本文以内蒙古临河市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结果,利用水质卫生综合指数法对采样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利用ArcGIS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波,高存荣,刘滨,陈有镒,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0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按照一定的间距在内蒙古河套平原西部采集和分析了400组地下水水质样品,通过分析研究这些水质测试数据,初步掌握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其主要元素及离子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波,高存荣,刘滨,陈有鑑,,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0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按照一定的间距在内蒙古河套平原西部采集和分析了400组地下水水质样品,通过分析研究这些水质测试数据,初步掌握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其主要元素及离子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存荣,刘文波,刘滨,李金凤,李飞,,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0
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分析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和存在形态,把握砷如何溶于地下水是研究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的重要视点之一。笔者通过对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和不同介质(...
[会议论文] 作者:赵凯[1]郭华明[2]高存荣[3], 来源: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年份:2015
  我国高砷地下水分布广泛,是受砷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开发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高砷地下水修复治理技术极具必要性。以大同盆地、呼包平原、河套平......
[会议论文] 作者:高存荣,刘文波,冯翠娥,刘滨,宋建新, 来源:第二届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试验测试等方法手段,详细研究了内蒙古河套平原地下咸水与高砷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套平原分布有大量的咸水和高砷地下水,在调查研究区12510.83...
[会议论文] 作者:高存荣,刘文波,罗汉金,赤井纯治,吉村尚久,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作者通过多年来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试验测试等方法手段,详细研究了地壳表层引起砷迁移的各种因素,以及砷的污染机理、起源和溶出,提出了地壳表层砷的迁移与污染地下水的分布模式。通过该模式,在基本掌握某一地区地质环境背景的情况下,可以初步预测其可能发生地下......
[期刊论文] 作者:冯翠娥,高存荣,王俊涛,刘文波,宋建新,康伟,,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15
为了查明内蒙古河套平原高铁高氟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原因,通过实地调查、监测、资料分析和试验测试等方法手段,详细研究了地下水中铁、氟的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存荣,刘文波,冯翠娥,陈有鑑,张国,宋建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4
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是一较为复杂的地球化学和环境水文地球化学过程。通过多年来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试验测试等方法手段,详细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特别...
[会议论文] 作者:高存荣[1]刘文波[2]刘滨[1]李金凤[3]李飞[3], 来源:2009年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分析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和存在形态,把握砷如何溶于地下水是研究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的重要视点之一。笔者通过对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和不同介质(...
[会议论文] 作者:诸云强,高存荣,喻孟良,朱少霞,张鸣之, 来源: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5
地下水数据共享平台是一个分布式面向网络的系统.采用元数据集中管理、数据体分散存储的策略可以共享分布异构的地下水数据资源.基于RDF/XML框架定制地下水元数据,使得地下水元数据可以与其他元数据标准进行交换,同时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扩展.以元数据为核心,以......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存荣,李朝星,周晓虹,刘滨,刘文波,李采,冯大勇,,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2008
文章通过地质环境、地下水野外调查以及水质分析测试等方法手段,较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河套平原临河区高砷地下水的分布及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调查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