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08
虐待罪属于亲情间的犯罪,家庭成员成为厘定该罪范围的重要内容。囿于对虐待罪犯罪表象恶的认识,主张对其施以重刑的思想成为必然。通过对虐待罪范围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在基...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明文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要求和当然前提,这一要求和前提强调刑法必须具有明确性,即刑法条文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内容要明确具体。......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廉政文化研究 年份:2017
选举竞争不但勾心斗角,选举腐败也层出不穷。美国参与选举腐败的行为主体有集体性的利益团体,也有单独作案的个体选民,在腐败形式上表现为故意制造选民缺席投票、贿买选票、...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作为罪刑法定派生原则的明确性原则是现代刑法实现人权保障和法益保护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域外基于实质的罪刑法定而衍生的明确性原则在合宪性审查机制下有其独特的运作程式与...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刑法第一百条在结构和内涵上都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其与罪刑法定明确性原则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刑法修正案(八)》虽对本条进行了修改,但并不彻底,是一个"半截子的革命"...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我国《刑法》关于虐待罪规定中的"家庭成员"一词是确立本罪和限定本罪成立范围的重要构成要件。自《刑法》规定虐待罪以来,"家庭成员"概念的明确厘定都是以家庭作为分析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11
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由于语境场域不同而存在差别。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都进行法律实质判断,但因判断位序等不同而使结论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基于对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本...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2010
构成要件是德日刑法学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基石,与苏俄刑法学中作为成立犯罪的犯罪构成迥然有别,两者存在混淆并非简单的术语上的误用,有着深层次的历史渊源。罪状作为我国刑法...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11
法益在前实定法和实定法范畴内具有不同的意涵,前实定法范畴的先法性法益属于事实性法益概念,实定法范畴的宪法性法益和后刑法法益属于规范性法益概念。事实性法益相对于规范...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刑法意义上的网络淫秽物品传播行为是指:在网络中上传、转发淫秽电子信息或是在提供网络接入、软件平台等网络中间服务过程中未有效履行法定监督控制义务,致使淫秽电子信息在...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廉政文化研究 年份:2017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剔除了其中的贪污受贿犯罪构成要件并划定了更加严格的廉洁纪律底线,司法解释又对贪污受贿的违纪与犯罪予以明确界定并将二者进一步衔接,...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刑法修正案(六)第七条将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受贿主体由原来的"公司、企业人员"扩展至"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最高司法解释根据该修正案的内容将本条规定的罪名确...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恢复性司法在中国主要表现为以刑事和解为核心的适用。这种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从轻罪到重罪乃至罪当立即处死的案件都存在着。研究以恢复性司法的中国境遇为基点展开,考察...
[报纸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 年份: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是群众向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的“直通车”,更是群众行使监督权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形式。在信息化时代,群众通过网络公开曝光有关公职人员腐败问题的事例......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时代法学 年份:2020
件和基础是行为人未经授权或超越授权访问计算机网络。中美两国在规制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访问行为上都有关于“未经授权”和“超越授权”的规定,对比两国立法和司法条文以及法...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美国研究 年份:2017
美国联邦政府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立法规制,经历了从采用传统刑事犯罪认定到专门制定一系列特定的法律来惩治此类犯罪行为的过程。自1984年首次制定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是传统欺辱犯罪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表现,但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域开放性和全面传播性,这一犯罪又与其同态的传统欺辱犯罪有着很大差别。美国宪法赋予了公民...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明确性作为罪刑法定的一项派生原则,排斥并禁止弹性刑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罪刑法定之意旨,但不能将其绝对化与机械化。在中国语境下该原则不具有基于合宪性审查使弹性刑法条文......
[学位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09
虐待罪属于亲情犯罪。亲情犯罪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的特定人之间所发生的犯罪,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家庭亲情成员间的犯罪,表现为加害与被害关系,如虐待罪、遗弃罪等;其二是家......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仕银,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21
“经济损失”在我国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中被作为衡量犯罪是否严重,行为人应否受到刑事处罚的决定性条件之一。通过对比考察中美两国关于“经济损失”的相关规定,结合两国法院判解和具体案例,对我国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中“经济损失”的内涵予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