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2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本文通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功能理论对两首著名古诗词中若干诗句的分析,揭示了古汉语诗词的语法形式在体现语义表达上的某些独到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帮助汉语诗词表达丰富...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2011
为探求博士生英语教学新路,本文依据经典语言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对工科博士生英语学习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和英语技能需求进行了实证调查。文章发现,工科博士生的英语学习...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外语教学 年份:2009
“过程”是韩礼德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中对及物性系统描述时使用的一个新概念,在阐述及物性系统时,韩礼德没有对这一概念做详细的说明。本文通过探究对系统功能语法有重要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14
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位系统对广受中国英语学习者喜爱的哲理性散文“Tommy’s Essay”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作品中语句间信息链的转换衔接机制及作品感动读者最佳效果的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过程”是韩礼德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中对及物性系统描述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在阐述及物性系统时,韩礼德没有对这一概念做详细地说明。学者们在学习和应用及物性系统作语篇分析时......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4
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特点是高效、稳定、共享,不仅包含传统型系统的所有功能,而且扩展几十种应用功能,为外语教学带来生机。...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09
传统语法把一个句子分为:主语(subject)和谓语(predicate)两个句子成分,而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一个句子的成分分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两部分。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例句中主位和述位重合......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2008
笔者在2007年第一学期英语写作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二语习得中的“输入假设”理论对写作课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在改革的过程中对“输入假设”理论进行了验证,从中...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2008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物质过程”和“评价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并在“物质过程及其成分评价价值的框架中,以Ogilvie人物为例,分析了《敲诈》小说中的”事件“对人物形象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 来源:当代学术论坛 年份:2011
摘要: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了语篇分析中的五种衔接手段和语境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并选用一段常人熟知的网络语篇对照应衔接手段和语境再现做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语篇;衔接;照应;语境    1 引言  语篇在不同学者的著述中,有不同的含义很多语言学家......
[期刊论文] 作者:柳絮,马铁川,, 来源:现代企业教育 年份:2008
英语的四种基本技能中,写作技能是英语学习者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但却往往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就成为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
[期刊论文] 作者:平平,马铁川,,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3
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语篇分析相关理论对时下热播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第一季中的幽默进行分析,对幽默产生的机制作一次实际操作性分析,意在进一步展示语...
[期刊论文] 作者:谷雨,马铁川,, 来源:科技视界 年份:2015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多作用,本篇文章,将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充分分析情感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如何利用情感因...
[期刊论文] 作者:平平,马铁川,, 来源:网友世界 年份:2014
本文旨在对中西方国家民族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互译性限度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民族差异造成互译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已达到深入了解中西民族文化差异,减少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互......
[期刊论文] 作者:张佳, 马铁川,, 来源:海外英语 年份:2014
该文采用韩礼德的语篇功能的衔接理论,对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口语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更好透视出衔接在口语中的重要性,验证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广泛...
[期刊论文] 作者:赵哲,马铁川,,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09
通过英汉例句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中的照应、替代、省略等手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重点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和价值观差...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林靖,, 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13
郑昭明等坚持认为西方学者对英语"语义饱和"现象的研究与台湾和日本学者对汉字"字形饱和"现象的研究存有本质差异。通过对两种饱和现象的产生原因、刺激物和结果一致性、文字...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马铁川,,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4
语义学创始人M.Breal认为,多义词是语言经济的结果 ,要想给每一个义项都设立一个独立的词项是不可能的。(转引自龚放1998)多义词必然有其原型词义和衍生词义,原型词义发展到...
[期刊论文] 作者:马铁川,陈红平,, 来源:外国语言文学 年份:2011
本文在分析专家们的口语量化指标操作性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间性指标"、"停顿次数指标"、"有效交际单位指标"和"量化指标综合系数"的操作性定义;用实证研究手段对英语口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