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邦一,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1998
肾偶发癌分期低,肿块小,生存率高,其检出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B超及CT是肾偶发癌的主要诊断手段。由于肾偶发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仍需谨慎。...
[期刊论文] 作者:马邦一,康健,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年份:2000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 对3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的患者采用吡柔比星40mg进行膀胱内灌注。结果 26例完成一......
[期刊论文] 作者:马邦一,康健,叶敏,,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叶敏,舒畅,马邦一,陈建华,张良,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2002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 方法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研究不同浓度的吡柔比星对人膀胱癌细...
[期刊论文] 作者:马邦一,康健,叶敏,陈建华,张良,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年份:2000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 对 3 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 (Ta期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的患者采用吡柔比星 40mg进行膀胱内灌...
[期刊论文] 作者:马邦一,盛申耀,林华, 来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1996
右睾丸旁横纹肌肉瘤1例马邦一,盛申耀,林华患者,15岁。右侧睾丸肿物逐渐增大2年,于1994年7月11日入院。体检:右侧睾丸肿块15cm×11cm×9cm,质硬,活动度差,表面光滑无结节。触痛(一),双侧腹股沟未扣及肿大淋巴结......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叶敏,陈建华,孔良,王伟明,马邦一,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1998
对240例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分别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果显示:120例TVP手术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术前的20.9下降至术后3个月的5.1(P<0.001),最大尿流率由10.6ml/s上升至19.2ml/s(P<0.01)。TURP组120例,IPSS从术前......
[期刊论文] 作者:叶敏, 陈建华, 孔良, 张良, 王伟明, 马邦一, 康健,,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1997
报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875例的临床资料,年龄47~87岁,平均69.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增多和尿潴留。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TUR综合征2.7%,包膜穿孔和尿外渗1.7%,切破静脉......
[期刊论文] 作者:叶敏, 张良, 陈建华, 孔良, 王伟明, 马邦一, 蒋鹤鸣,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1997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20例。手术时间平均50分钟,出血量平均30ml,术后不需要膀胱持续冲洗。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26.5小时,拔管后病人排尿通畅。前列腺症状评分从术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华,叶敏,孔良,张良,王伟明,马邦一,康建, 来源:现代手术学杂志 年份:1998
自1994年10月至1998午8月对34例全膀胱切除患者分别施行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Indiana Pouch)和升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随访结果表明:取用升结肠建立的新膀胱具有容量大、内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叶敏,陈建华,王伟明,孔良,马邦一,康健,朱英坚,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叶敏,陈建华,张良,王伟明,孔良,马邦一,康健,朱英坚,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叶敏,盛申耀,陈建华,张良,孔良,王伟明,马邦一,康健,朱英坚,蒋鹤鸣,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96
1960年以来我们共收治成人多囊肾252例,男性140例,女性112例。年龄21~68岁,平均45岁。对其中201例的256个肾脏作了囊肿去顶减压术,双侧55例,单侧146例。观察到手术可缓解症状,腰背酸胀痛消失或减轻占91%,高血压者的血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