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14
清代云南会馆是云南经济、社会开放发展的产物,它是同乡人士以地缘为纽带或同业人士以业缘为纽带,以祀神、聚会和推进业务为目的而建立的民间组织。会馆以自身强大的凝聚力,...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2014
清代,云南分布着众多商人会馆,它是内地商人为适应贸易扩大需要,基于商帮建立的制度化、体系化经济组织,在商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商人会馆建立后,商人投资能力增强...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5
自“蜀身毒道”开辟以来,云南就与缅甸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18至20世纪初,滇商积极活跃在这条商道上,并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沿线多个城镇建立起商人组织——云南会馆,以严密的组...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0
清代,云南是全国矿厂数量最多的地区,硐口繁多、人员庞杂,矿厂秩序关乎厂民利益、区域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厂民为了保证矿区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在政府监管制度之外以故乡...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8
《滇南矿厂图略》是有关清代中国矿业、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文献。它是在清代中央政府扶持边疆矿业发展,地方官员致力矿务工作的背景下成书的,其作者为地方行政高级官员。...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清代云南是中国矿业移民的主要聚集区域,在矿业政策的激励下,移民活动持续了百余年,并在乾隆时期达到高潮,移民人口数量高达10余万。矿业移民是自发性的,为了适应矿区的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以清代中国著名的铜矿生产地东川府会泽县为个案,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对云南铜矿区的商业进行考察。乾嘉时期,云南铜矿工业发展兴旺,带动了商业的繁荣,此时著名的山陕...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清代云南政府的灾害应对机制是中央王朝荒政制度在地方的实践,也是国家灾荒应对机制的组成部分。清前期是政府灾赈机制建立、发展、完善时期,期间云南地方发生灾害后,政府及...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作用下,清代云南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瘟疫频发,给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对此,官方积极应对,制定了以蠲免、赈济为主的救灾机...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清代,湖广商人受云南矿业开发政策的吸引,大量涌入云南,参与铜矿开发。他们或携带巨额资本,或掌握开矿技术,或拥有管理经验,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在滇南各铜矿区...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1
中国古代民间信仰文化中的守护神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清代,大量外省汉人移民迁入云南,云南民间信仰主体和内容发生变化。以移民为主体,以地域守护神信仰为特色,以乡祠为传播...
[学位论文] 作者:马晓粉,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09
缅甸缪都纪制度是缅甸封建王朝治理地方村镇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是缅甸封建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缪(myo)最早出现于蒲甘王朝,起初是用以称呼设防的居民点,到东吁王朝时期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