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1997
一个年轻人,如果要在数论研究上突破,同时又潜心写作"传世小说",还想在机械自动化上有重大发明……恐怕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过度分心的结果,很可能使他劳碌多年却一事无成。...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1998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一名远行者。为表达长途跋涉的倦怠,他有意将鞋带解松了。上场时,一名不知就里的门生提醒道:"怎么鞋带忘系了,师傅?"勘弥当即答复:"谢谢你的提...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1997
生活中有些难办的事情, 其实是源于观念滞后。用陈旧观念来处理当今现实,岂能有效?一家工厂正欲鉴定自家开发研究多时的一个新颖产品,不料,外地一家同行工厂恰在此时抢先将同...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1995
我们做很多工作,无非为了让那些假的"真"不了。比如成立"打假办",发起"打假"工程,要求名牌产品具备防假标志等等。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注意另一面,让真的"假"不了呢?一样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探索与求是 年份:1997
“爱子之道”别一种●马布衣我居住的地区里,有这样一对老夫妇,他们待人的礼仪,处世的厚道,历来受众邻里一致称誉。不料今年初,却为他俩配合公安机关追查走私团伙,主动逼着参与其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1
一位老同学,在机关里是以勤于读书出名的:休息日来聊天时告诉我,他曾经为午休时看书的人少而嘟囔过,所以前些天看到几名新来的年轻人吃完午餐就端书本,真以为遇上了知音、,可是仔细......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唯实 年份:1995
尽管可以举出东西民族的种种不同来,但我以为毕竟相同之处是更多的。不仅长处,连短处有时也惊人的相似。...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1995
平时,当我们说到"学者风度"的时候,常常想到的就是学问渊深"、"识见过人"、"言必有中",也许还有"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等等。然而,真正近距离地认识一些博大精深的学者后,却...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上海人大月刊 年份:2009
这些天,沪上寒风凛冽。然而,看看媒体的报道,深感人代会上议论风生,气氛热烈,会场暖风洋溢,此处春光独早。...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年份:2011
老同学L君,在国有公司独当一面,假日里看望老领导,回来后却有点郁闷。原来是受到提醒——“说是要我注意防止‘小圈子’,要注意苗头性现象,还说不是他个人意见,而是转达好几位职工......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6
好几次了,听到友人高兴地说“技术职称考试通过了,笃定可以玩了”,或者说“咱们厂青工技术考核全部合格,彻底解决啦”。对此,我在欣喜之余,有一点想法。...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群言 年份:1986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2000
张三者 ,豫北某中等城市宣传部宣传科长 ,年逾五旬 ,头秃、身长。市委召集大会 ,必穿梭于主席台之上 ,或匿身主席台幕布后 ,露半脸向台下张望。市委拟提拔一批副县级干部 ,张...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4
一位当厂长的朋友谈起,近来读过一篇介绍美国前总统里根工作方法的翻译资料,殊觉好笑:“里根下令攻打格林纳达岛,下完命When a friend who was a factory director talked...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2016
平日里忙工作,只有节假日才有跟孩子一起看影视剧的机会。没想到,这一看,却看出各种感想。譬如,友人S君道:“几部影视剧水准高下不一,既然十个手指不一般齐,这倒也不可苛求。但是有......
[期刊论文] 作者:马布衣,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2
收存剪报,好处真不少。眼前三篇都是今年的,互不相关,但贯串起来,道理立见。 第一篇来自昨天的《新闻晚报》,题为《市民:为啥不走天桥》。记者罗霜通过摄影报道,形象地传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