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1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科学文化评论 年份:2007
作者从废中医论的历史,科学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标准,医学的性质,中医学理论的本质及科学内涵,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学,以及一般文化和中医文化的特质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科学 年份:2012
跨文化传通(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医学的跨文化传通则是一个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笔者自1988年涉足此领域以来,发...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1991
道家不等于道教,但道教深受道家思想影响.道家和道教又先后不同、形式各别地与医药发生瓜葛. 一、早期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经典,首推《老子》和《庄子》.《管子》及《吕...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中国科技史料 年份:1995
伍连德是中国近代医学卫生事业的先驱者,现代防疫体制的奠基人,著称世界的“鼠疫斗士”。他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08年返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1911年,在他的有力领......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医学与哲学 年份:1991
近些年来关于医学起源问题的讨论颇见增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谨提出一点个人的意见以就正于大家。一、关于概念的辩证讨论问题,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支点。这就是说中...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1983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如果从中医汇通派的出现算起,已经有了三百多年曲折的经历.中西医汇通可以看成是中西医结合的前期阶段,属于自发的,经验的性质,自然不能与现代中西医结...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医学与哲学 年份:1990
本文旨在将国外盛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引入到中国医学的历史和现代的研究中来,首先在医学与哲学的研究阵地中,争取获得第一批成果。文中就人类学与哲学、医学人类学与体质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1998
中医文化的本质与前途马伯英中医学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健康、茁壮成长,是因为她依凭的中华文化主干是健康、强大的,这也是中医学生命力之所在。认识中医文化的本质和前途,是中医学......
[会议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 年份:2004
中医传入英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世界跨文化传统典例。从早期的受冷落、鄙视、嘲笑到80年代后期出现的勃兴,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不仅是“中医治疗有效”...
[会议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 年份:2004
海外中医的发展,这里主要指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兴起。这是一个千年未遇的机会。所有参与者,都是中医历史新篇章的缔造者。我们正在创造历史,我们都背负着历史重...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04
《山海经》一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其评价或褒或贬,或视之为神话,或指之为巫书、不一而足。各种学科的研究者都试图从中寻找本学科知识的最早记叙。一般地说,把《山海经...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4
中医药在中国和东亚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350年以前西方学者了解到了中医药,但直到过去30年中医药在西方从未流行过。针灸在20世纪70年代以及中草药在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2004
目的探讨银杏醋的抗氧化作用.方法68例高血压、高血脂和心绞痛患者,每日餐后饮用3次,每次50ml,连续饮用1个月,观察患者饮用银杏醋前后的血浆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中医研究 年份:1992
透过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其深层隐含的是古代先民生活实践经验、甚至通过实验认知药物的事实;这些事实存在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结合本经佚文考察,作者认为《神农本草经》的著...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第二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 年份:2011
  中医一旦走出国门,就不再有回头路。中医国际化的进程是无法阻遏的,中医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座跨越的桥梁,一架攀升的阶梯。面对目前金融风暴导致海外中医诊所营业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1
阴阳属性的具体划分,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明确的论说。其归类原则大抵是:(一)从部位分阴阳。即“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离合论》);“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04
天花在汉末流入中国,晋代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首次作了描述并开始有治疗方药,至北宋已可能有种人痘预防天花方法出现,而明代隆庆年间则可肯定有一种人痘中心存在于安徽宁国府......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7
近来,国内掀起了“取消中医药”之论,据说网上签名支持者已近2万人。始作俑者振振有词,以“废除中医口号已提出120年”,“中医不科学”等为进攻武器,对中医药发出了剿灭令。......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医学与哲学 年份:1995
人类学方法对研究中医文化现象和中医理论本质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这一点现正成为大家的共识。借助于世界上各著名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得出的科学结论、原理,可以在重新审......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英,,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91
中医古籍中有关传染病证的记述,对照于西医学之现代认识究为何病,颇多歧异。本文认为张仲景的'伤寒',实为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前驱期;葛洪第一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