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292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马伯军,,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2008
在植物细胞的逆境信号转导途径中,Ca2+作为第二信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植物细胞受到胁迫刺激时,会产生具有时空特征的Ca2+信号,通过各种Ca2+传感器蛋白识别和解码,激活下...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军,翟文学,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02
介绍了一种在杂交水稻转Xa21基因育种中使用的PC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结合测交和半粒种子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出转Xa21基因纯合株系和转[ WTBX〗Xa21基因杂交稻,大...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军, 顾志敏,,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2011
有丝分裂重组是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但当前遗传学教学中对有丝分裂重组部分的课堂教学较少。从有丝分裂重组的发现、真菌系统中的有丝分裂重组、有丝分裂重组作图等几个方面较...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析丰,金杨,马伯军,,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11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是一类在没有病原物侵染情况下就能自发产生坏死斑的突变体,这类突变往往导致植株的抗病增强和防御相关基因的组成性表达。水稻中已报道了将近200个来源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赵彬,马伯军,薛庆中,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9
Bar基因是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育种中的除草剂抗性基因,也是遗传转化中的标记基因。综述了Bar基因的作用机制、Bar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和遗传及其对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讨论了......
[期刊论文] 作者:申屠文月,陈析丰,马伯军,,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采用形态观察和描述方法,结合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茶花(Camellia japonwa L.)3个栽培变异新品种“华美红”、“花绯爪芙蓉”和“玉丹”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与其相......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析丰, 刘亚萍, 马伯军,,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2004
染色体重组与连锁互换是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此方面知识,我们课题组前期利用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技术,克隆了1个调控水稻(Oryza sativa)类病...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军, 徐根娣, 袁妙葆,, 来源: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本文对高等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例举了应用农杆菌法、PEG法、电击法、基因枪法、电注射法、显微注射法、花蘖注射法、花粉过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超声波法......
[期刊论文] 作者:施思, 刘坚, 马伯军, 钱前,,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12
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的代表,又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揭示水稻的发育调控机理对科学研究和心计民生都具有莺大的意义。依靠双子叶植物花器官发育模式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对以水稻为代表......
[期刊论文] 作者:查笑君,马伯军,潘建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2
自主合作教学是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将这一教育方法引入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对于推进高等院校生物专...
[期刊论文] 作者:孙青芝,吕冰洁,马伯军,,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对籼稻“成恢448”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过程进行了优化条件的探索.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了不同的激素配比,结果显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条件为MS培养基加入1.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
[期刊论文] 作者:查笑君,马伯军,潘建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目的]改进粗糙链孢霉杂交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粗糙链孢霉培养条件、培养时间进行探讨。[结果]培养温度为25℃时,链孢霉在玉米杂交培养基杂交培养7d后便能观察到成熟...
[期刊论文] 作者:江静, 钱前, 马伯军, 高振宇,, 来源:遗传 年份:2014
天然植物群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包括遗传物质改变和表观遗传变异,它们是物种赖以生存和进化的源泉。表观遗传变异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或者蛋白表达的变化,但可以通过有丝......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伯军,陈镖,陈文静,张萍华,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试验了模板DNA、引物、镁离子和Taq酶的浓度对佛手RAPD分析结果的影响,从而建立了适合佛手RAPD扩增的系统.具体条件为:25u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 100ng(4ng/uL),MgCl2 3.0~5.0mmol/L,dNTP2......
[期刊论文] 作者:张裕晨,马伯军,顾志敏,施美凤,,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8
以花生品种新昌小京生和江西一把抓为材料,采用种子悬空气培法,研究了根边缘细胞(BC)的数目、活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花生根长为1mm时开始产生BC,当根生长到13~17mm时,BC数...
[期刊论文] 作者:查笑君, 马伯军, 潘建伟, 杨金水,,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介绍了植物富亮氨酸重复类受体蛋白激酶(LRR-RLK)的结构与分类;分别以CLAVATA1,BRI1,FLS2为例,阐述了LRR—RLK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抗病防御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及......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析丰,查笑君,范文杰,马伯军,,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07
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L.)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花卉之一,由于其品种繁多,在系统分类和品种鉴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研究针对山茶花的DNA提取方法和RAPD扩增体系进行了摸索,旨...
[期刊论文] 作者:宫李辉, 高振宇, 马伯军, 钱前,,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2011
水稻(Oryza sativa)粒形性状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粒重和长宽比等,是构成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阐明水稻粒形遗传控制的机理,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姜洪真, 马伯军, 钱前, 高振宇,,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8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复杂性状的一种有效方法。迄今,国内外学者已运用GWAS方法对一些农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展...
[期刊论文] 作者:宗超峰,周丹,陈析丰,马伯军,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0
抽穗期是与水稻产量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克隆调控水稻抽穗期的相关基因,对于水稻育种改良至关重要.通过将一个地方籼稻品种巴香占与粳稻品种中花11杂交,对这2个品种及其F...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