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李光中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8
作者分析了33例由噻嗪类药所引起的光敏的临床表现、致敏光谱和转归.所有患者均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其中14例单独服用此药;7例同时服用已知具有光敏的药物(如非类固醇抗炎剂或硫酸奎宁),另12例同时服用的药物均无光敏性.在这些病人中,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暴露部......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李光中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8
日光虽可引起多形日光疹(PLE)和日光性荨麻疹(SU)患者的异常皮肤反应,但日晒也可使之产生"脱敏",鉴于此原因,作者自1982~1985年应用UVB及PUVA对36例PLE及4例SU患者进行了预防性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李光中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8
本文报道用H1受体拮抗剂丁苯哌丁醇(terfenadine)治疗5例特发性日光性荨麻疹.5例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22~42岁.卟啉检查均正常.对日光不能耐受已6月~10年....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邵长庚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4
白色糠疹(PA)是一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皮肤病,以儿童和年轻人面、颈、躯干上部和四肢近端的色素减退斑为特征。作者在诊所观察到伴明显的,中心带蓝色色素沉着的PA病例,对这些病例作者建议命名为色素性白色糠疹(pigmenting pityriasisalba,PPA)。......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李光中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6
日光性鳞癌一般认为是转移危险性低的皮肤癌,本文报导了4例起源于日光性角化病的鳞癌患者的淋巴转移。4例均为日本人,其中3例原发损害在面部(前额、耳前、颞部),1例在右手背,均经组织学证实为鳞癌,在鳞癌周围有日光性角化病皮损。切除鳞癌后,3例原发损害在面部......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李光中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8
患者女,63岁,45岁时患银屑病,最初日晒可使之缓解.近7年来患多形日光疹(PLE),在一次强烈日晒后开始发病.自患PLE后,其银屑病于日晒后加重,每年夏季PLE皮损反复出现,于日晒后2~3小时出现0.5~1.0cm大的瘙痒性出血斑.PLE皮损在1~2周后相继发展成银屑病.其它方面健康,......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李光中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作者观察了UVB和不同剂量的PUVA对3种人LC标记的影响、时间过程,共观察21天。8例自愿者,男6例,女2例,年龄21~24岁。...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李光中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作者在小鼠研究应用光四氯水杨酰替苯胺(TCSA)结合的同系脾细胞诱导及转移对光半抗原TCSA的接触性光敏(CPS)。试验用8~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每组4只以上。光源为3根20W的黑光灯管,辐射波长320~400nm,峰值365nm。......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邵长庚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用Southern印迹或其它敏感的方法能在大多数尖锐湿疣皮损中检测到HPV DNA,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蛋白)检出的百分率范围从低于5%至高达80%.作者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L1蛋白,其百分率在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或男性患者高.这可......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吴勤学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6
维生素A和维甲酸类衍生物对许多组织的正常分化和维持超重要作用,将维甲酸类衍生物加入各种细胞培养基中可限制细胞的分化,抑制致癌物诱导突变,并以各种方式影响细胞的生长.维甲酸类衍生物调节各种细胞活性的机理不明,最近的研究提示这些化合物能改变基因的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顾有守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扁平苔藓(LP)粘膜损害大都累及口及外阴,扩展至食道引起狭窄者罕见,作者报道2例食道扁平苔藓。...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靳培英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布兰汉卡他球菌(Branhamella catarrhalis)常被认为是上呼吸道非致病性共生菌,近年来有几个报告认为此菌是一个潜在病原菌。作者报告1例从腿部溃疡处反复分离出布兰汉卡他球菌,提示它在此病的加剧中可能起作用。患者男,75岁,1985年5月因小腿溃疡初诊。1943年,右......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强能贤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8
本文报告了1984~1985年间作者从男女病人的直肠、尿道和宫颈分离到的329株非PPNG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及其与这些菌株其它生物学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是用琼脂稀释技术测定每一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Catlin所介绍的化学上已确定的培养基进行菌株的营养型......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靳培英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8
本文对41例男性型脱发患者局部用敏乐定治疗并进行了2年9个月的观察,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彭世瑜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对用放大酶免疫测定法(IDEIA)检测首段尿离心沉渣与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检测尿道拭子中沙眼衣原体的价值进行了比较.受试者为连续到伦敦某医院就诊,适合于参加本研究的异性恋男性.......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彭世瑜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CHB)在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是一常见的表现,但在成年SLE患者中则较为少见.报道1例以CHB和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的成年SLE,免疫学检查显示她的血清和脑脊液(CSF)中有抗SS-A/Ro和抗SS-B/La自身抗体,提示其临床表现可能与自身抗体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郑家润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在无毛小鼠模型中早晨用皮质类固醇(CS),下午用全反式维甲酸(RA)已证实可预防由CS引起的皮肤萎缩。作者用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CS和RA对氨基葡聚糖的影响,用生化和免疫化学技术检测了RA对由CS引起的胶原、氨基葡聚糖和纤维蛋白连接素改变的预防作用。20只白化Skh-......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彭世瑜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患者男,58岁,西班牙裔木工,1995年6月因右眼化脓性角膜炎1个月就诊,局部外用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无效。无晶状体擦伤和眼外伤史。右角膜上有直径3mm阿米巴样上皮缺损,其下伴有羽状的基质层前浸润。......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彭世瑜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患者中一种常见的条件性感染。回顾性研究报道,在最初治疗完成后,复发率为50%至60%。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伊曲康唑400mg/d作为艾滋病患者中隐球菌性脑膜炎维持治疗的疗效。......
[期刊论文] 作者:颜艳摘,吴绍熙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6
作者用28%硫康唑(Tiocoazole)甲溶液治疗甲癣,结果如下:27例患者(男15、女12)经培养或镜检证实为甲癣,用药前2个月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进行此治疗期间也不用任何其它药物。治疗时间为2~12个月,14例疗程超过3个月。甲癣局限于指甲者10例、局限于趾甲者13例、指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