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天文学报 年份:1995
本文用几种谱分析方法了从1976年7月-1992年9月期间的地球物理资料(日长变化,大气角动量)和太阳活动及1976年7月-1987年12月的日冕指数。结果证实所有序列中呈现出40-60天的振荡,同时也表明:它们的振幅和周期是......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天文学报 年份:1997
本文采用Harvard目录中1977-1994年间的地震有关参数,及Dahlen计算的地震引起地球惯量矩的变化有关公式,得到由地震引起的极移要比观测值小2个量级.单个地震引起的极漂移呈现随机特性,但它的累积效应却表现出长期的变化,地震引起激发极的运动方向趋向于130—150°E,它......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1
本文评述了太阳活动与气候、天气和地球自转的相关分析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统计相关的可能机制及其不同的观点,也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天文学报 年份:2002
利用西峰市以西16km处的巴家嘴黄土剖面的上新世以来的(6.2-2.5MaB.P.)磁化率和粒重及太平洋深海沉积物资料,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仅得到地球轨道主要参数中(对应于偏心率、交......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4
用Vondrak多级滤波器方法来研究新技术测定的日长变化及美国气象中心(NMC)提供的大气角动量(AAM)的周年项振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大气角动量变化引起的日长变化要比测量的日长变化大20%.本文目的是......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云南天文台台刊 年份:1999
分析了1800-1995年的日长年均值(△LODY)观测资料表明:日长(△LODY)的十年波动明显大于观测噪声水平。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LODY观测资料,表明△LODY的十年尺度的周期为60a(年)和30a(年),所对应的振幅 1ms和0.5ms左右。文中采......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云南天文台台刊 年份:1998
对赤道平流层中带风风速的准两年振荡,太阳活动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资料采用经典的方法和现代的小波变换方法来分析太阳活动、准两年振荡和厄尔尼诺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Wolf数......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云南天文台台刊 年份:1997
由地震引起地球内部质量重新分布将影响地球惯量量矩的变化,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即日长的变化。一般说,大地震产生大的附加位移违抗和。它对地球自转特性有影响。本文采......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99
采用Harvard目录中1977~1994年及1960~1993年间的地震有关参数,由Dahlen理论和Lambeck推出的有关公式估计了地震引起地球轴向惯性短的累积变化,分析了地震和E1Nino事件之间的联系,特别是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引起的位错所产生的地球轴向惯性矩的变化公有一个跳跃,这个跳......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89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速原因一般归结为日-月潮汐摩擦,而非潮汐因素会引起地球自转的加速。本文计算了由太阳风引起的地球磁层力矩的上限值,其量级为2.56×10^22cm sec^-2。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96
本文采用国际时间局(BIH)和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提供的日长变化序列(LOD)和美国气象中心(NMC)及日本气象厅(JMA)推导出的大气角动量(AAM)来重新检测固体地球和大气之间的季节性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95
本文描述了子波变换分析的基本原理,并用这一方法分析了日长、大气角动量和太阳活动指数的MJO特性。结果表明:几种序列均存在着40-60天高频变化,且这些变化在不同历元处有显著的......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95
本文采用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测定的均匀极坐标序列及日本气象局(JMA)提供的大气激发函数赤道分量而求得的激发极移序列来研究它们的半年振荡变化。两种序列进行了比较,相关估......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天文文献情报 年份:1990
[会议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全国第二届天地生相互关系讨论会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云南天文台台刊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80
对BIH系统中十七个台站测时中的地方残差用最大熵[2](AR)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在各仪器系统性的残差中,除了周年项和半年项外,还存在7,5,3,2年几种周期分量。这在确定世界时的长期稳定度以及在研究经度的长期变化中,都应加以考虑。......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金文敬, 来源:云南天文台台刊 年份:2003
用国际地球自转服务提供的高精度日长序列ΔLOD(IERS(EOP99C04),和由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对过去的气象资料进行重新分析和计算,提供的轴向大气角动量序列(AAM)来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保卫,顾震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99
利用傅里叶谱分析、数字滤波器、小波变换分析对重新处理的1899.7至1992.0年相对于H37参老系的最新均匀极坐标序列Pole37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Chandler摆动的谱结构在不同的历元...
[期刊论文] 作者:顾震年,金文敬,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9
近年来,由于卫星测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观测资料,产生出许多新的海潮模型。这些海潮模型的相互比较为研究海洋的精细结构、海潮的动力学、地球动力学提供了依据。另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