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禁忌是一种民俗事象 ,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面具禁忌便是其中之一。面具在一般人的心目中 ,是神灵、鬼魂、祖先的化身和载体 ,它既是神圣之物 ,也是危险、不祥之物 ,由此...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脸谱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脸谱和面具一样,都是用以改变人的形貌的化装手段和文化符号。所不同者,面具系用铜、木、皮、泥等材料制作,属雕塑性化装,而脸...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神秘而原始的彝族傩戏变人戏(彝语叫“撮泰吉”,也有译作“撮衬姐”或“撮特几”的),象一株绚丽多姿的杜鹃,在乌蒙高原默默开放了千百个春秋,至今仍然流传在贵州省威宁...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一八六九年,托尔斯泰经过七年的紧张劳动,完成了洋洋一百多万字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被高尔基誉为“十九世纪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一出版,就震动了俄罗斯文坛...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90
傩戏是渊源于古代傩舞和傩仪、以驱邪和酬神为目的的一种民间戏剧,至迟在宋代便已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大约从元代开始,傩戏开始传入贵...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9
在高寒僻远的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盐仓区板底乡裸戛村,世代流传着一种原始古朴的戏剧——“撮泰吉”。1987年11月,贵州省民委和贵州民族学院联合在京举办“贵州...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一八五六年九月爆发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场内讧中,数万名太平军战士惨遭杀害;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相继殒命;翼王石达开亦负...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4
一、仡佬族简介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商周时称为"濮"。秦汉时越人北上,与濮人错杂而居,逐渐形成新的族群"僚",其中一支分化为今天的仡佬...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在中国古代面具中,最脍炙人口,亦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黄金四目”的方相氏面具了。虽然自《周礼》开始,历代文献对于方相氏面具的记载不绝如缕,但迄今为止,不仅考古学...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0
【正】 地戏是一种渊源于古代傩舞和傩祭的民间戏剧,属于军傩系统,地戏老艺人们说:“地戏玩的就是脸子(面具)。”可见面具在地戏中的重要地位。 地戏面具均由面部、头盔和耳...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木偶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的艺术。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证实:早在一两千年以前甚至更早,印度、埃及、希腊便已盛行用木偶扮演木偶戏。 中国是木偶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在贵州的铜仁、遵义一带,流传着一种原始、古朴的民间戏剧,名叫傩堂戏。出于傩堂戏的历史十分悠久,加之它具有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语言学、历史学以及戏剧、音乐...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一) 《兰陵王》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假面舞乐,它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唐以后逐渐湮没。但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如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古老的舞乐《兰陵王》。对于日本《...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这两部雄踞于俄国和中国小说颠峰的巨著,从表面看似乎毫无共同之点:题材上,前者描绘的是俄国人民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后者描绘的是封...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94
中国傩戏面具与日本能乐面具之比较贵州顾朴光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一股“面具热”,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全国已出版面具画册和专著近十本,发表研究面具的论文数十篇,在国内外举办面具......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7
清代晚期,贵州出现了郑于尹、莫友芝、黎庶昌三位诗词散文名家。道、咸、同、光年间,还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诗人和词人。他们以各自的风姿,为贵州文坛增添了光彩。莫友芝...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