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1993
维特根斯坦是本世纪以至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一为二十年代末之前,一为二十年代末之后。本文试图给予...
[会议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 年份:2008
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由互相独立的基本事实构成的,而基本事实则是由独立于人们的概念框架或表现手段而存在的最为简单的、不可进一步分析的对象构成的。1929年回到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1995
石里克论自然科学、精神科学和世界观的构建韩林合一、引言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或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本文着重探讨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两个重要概念“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作者首先述析了维氏提出它们的具体路径,然后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并给出了自己的规定;接......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麦克道尔哲学的中心课题是消解近现代哲学围绕着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而产生的诸多忧虑。麦克道尔进一步将这些忧虑归结为有关心灵事项对世界的指向性或者说其客观意蕴的忧虑。在...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本文澄清庄子"无用之为用"论题的各种可能的意义。该论题之第一种意义为:世俗之人会认为庄子有关道和体道境界的言论"大而无当""不尽人情""狂而不信",因此它们必定"大而无用,...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哲学译丛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年份:2015
理由的逻辑空间与自然科学的理解的逻辑空间之间的区分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麦克道尔哲学理论的基石。按照麦克道尔的理解,理由的逻辑空间的结构是自成一类的或自律的,不可还...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本文力图比较详细地分析老子和庄子关于道与言之间的关系的有关论述.在分析老子的观点时,本文对王弼的老子解说中的相关论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分析庄子的观点时,本文着重梳...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本文认为,不存在哲学家们通常所理解的独立于其所使用的概念框架或表现体系的世界及其内的事物。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断言,也不存在常人所理解的独立于其所使用的概念...
[会议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 年份:2004
"心灵表现何以可能?"这个问题,是维特根斯坦终其一生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前后期维特根斯坦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全然不同的回答。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深入的...
[会议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 年份:2004
洪谦(1909—1992,外文名Tscha Hung),又名洪潜,号瘦石,祖籍安徽歙县,生于福建。在东南大学读法学预科时,他发表了一篇讨论王阳明的文章。康有为看到后,很欣赏,遂约他到上...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老子贵身思想中的“身”在老子书中有两种意义 :一指本真之身 ,一指非本真之身。而老子所要贵的只是后者 ,而非前者。因此 ,我们不能像许多解释者那样 ,不加分析地断言老子贵...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8
《哲学研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其写作和出版过程均颇为曲折。维特根斯坦电子版手稿全集及其与其他人的通信为这个过程的梳理提供了...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0
前后期维特根斯坦都讨论了意志问题。按照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理解,意志的行使或者说内在的意志行为不是任何一种经验或现象,进而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对于行动者本人来说也不是任何...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2
《哲学研究》第95节是该书中非常重要的一节,也是相当令人费解的一节。它所处理的问题是:心灵表现何以可能?本文将首先介绍维特根斯坦有关心灵表现问题的一般观点,接着将对第...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1
《哲学研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第109节是该书中非常关键的一节。在其翻译和理解上在诸多解释者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分歧。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对相关的不同的翻译和...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维特根斯坦对其前期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进行了一次猛烈无比的"哥白尼式革命"。这种革命体现在:世界被理解成生活形式,哲学被理解成独特的表现体...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8
"独化"说是郭象哲学体系的基础。通过借鉴维特根斯坦的对象理论及其区分原因和理由的学说,可以澄清和解决围绕着该学说的众多疑难问题,特别是独化与相因和有待逍遥之间的复杂...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3
语言一直是维特根斯坦所关注的中心。二十年代末以前他认为语言如图像,它的唯一功能是描画事实或传达关于事实的思想,而它表面上看来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皆可归约于此。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