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3
[学位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 年份:2006
中日两国在古都的形制和功能上,均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相似处。这一点,在中国的隋唐时代和日本的奈良·平安时期表现得十分明显。日本古都的迁徙,特别是从藤原京到平安京...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 年份:2003
日本古代虽迁都频繁,但由宗教原因而导致的迁都事件,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佛教被定为国教后,其政治干预力量日趋强大。随着"政教合一"局面在奈良的愈演愈烈,"律令政治"逐渐衰...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氏族制在朝廷与地方的大量残留,使律令制度在12世纪以后的日本开始式微。武家政权的崛起及其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中心从京都畿内的游离,凸显了近世日本社会变革的本质。由此而...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在日本历史上,继第一个"正规"的政治都市藤原京之后,8世纪初,朝廷又将宫都迁至奈良盆地东北端,并以此为中心,伴随这个首屈的"舞台装置"的新构架,以及都市空间、时间的制度化和不......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4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1955年,由林志纯(日知)教授发起,在全国率先举办了有苏联专家参加的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亚洲史研究班,造就了...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9
日本对唐朝律令制的切实导入,与藤原京迁都相与表里。在此过程中,宫都空间布局、官僚机构组织和土地所有制形式,都首次以整体面貌在日本的中央得到确定的落实。它使"大化改新...
[会议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2
这是一种很独特的都城连续“创作”过程。当然 ,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历史长河中不曾有过都城的移动 ,只是都不曾像日本这个国家的都城那样在历史上有如此之多的频繁迁徙。透...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07
中日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于日本学界对中国古都的研究,以往中国方面对日本古都探讨曾略显不足,但随着中日学术交流领域的不断扩大和中国学者的刻苦精进,中日古都研...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它为封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担由于封建统治者自身的腐败,造成贿赂成风,考场黑暗,主考者为一己私利而泯灭......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1861年5月,中俄双方代表根据《中俄北京条约》,举行勘界会议,沿中俄东段边界设立界牌。但由于清政府所差官员的昏庸,该立的界牌未立,所立界牌又多不合规定。1886年,清政府又...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曾经为寻找近代化赖以展开的中心平台——国家新都而煞费苦心。由于无论是政治、经济意义还是制度、文化价值,也无论是出于西学仿效目的还是地缘战略考虑,政府......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明治维新固然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性标志,但明治政府拉开这一序幕的第一步骤,却是东京迁都。这意味着,具有资本主义转型内涵的近代化功能首先在都城建制中得到落实。当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外国问题研究 年份:2017
[收稿日期] 2017-08-03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7—10世纪东亚国际秩序背景下的日本都城制度演变特征”(编号:15JJD770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7—10世纪)日本都城形制上的中华对等考量”(编号:1601139)。  [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3
【正】 台湾,是伟大祖国的美丽宝岛,台湾历史文化亦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对台湾历史的研究,向为大陆学者所关注,岛内学者对台湾历史的研究更蔚成风气,成果...
[学位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6
中日两国在古都的形制和功能上,均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相似处。这一点,在中国的隋唐时代和日本的奈良·平安时期表现得十分明显。日本古都的迁徙,特别是从藤原京到平安京的转......
[会议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中国古都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研讨会 年份:2005
@@古都文化之旅作为旅游项目并不是才出世,古都游也是各大古都城市旅游业中的品牌产品。古都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以说是众多历史城市中积淀最深的代表......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宾娜,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07
提 要:中日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于日本学界对中国古都的研究,以往中国方面对日本古都探讨曾略显不足,但随着中日学术交流领域的不断扩大和中国学者的刻苦精进,中日古都研究领域的中国声音,开始日渐强劲。本文通过梳理20多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日本古都研究的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