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长白, 来源:金属热处理 年份:2005
通过对汽车用Mn-B系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研究结果的综述,讨论了微观组织及回火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
[会议论文] 作者:陈长白, 来源:'96中国材料研讨会 年份:1996
该文对钒渣球代替钒铁直接合金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冶炼温度调整、钒、硅、硫化学成份控制及产品质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在生产中合理可行,有利于环境保护。...
[会议论文] 作者:陈长白,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200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暨第七届轧钢年会 年份:2002
本文研究了提高热轧含铜钢板表面质量的高温快烧工艺及机理.铜在含铜钢晶界富集,引起表面网状裂纹"铜脆"缺陷.通过研究过热温度、过烧温度和升温速度,确定了合理可行的加热工艺,有效地防止缺陷的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Ajmal,M,陈长白, 来源:国外钢铁钒钛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Fukai,M.,陈长白, 来源:国外钢铁钒钛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Kono.,EV,陈长白, 来源:国外钢铁钒钛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陈秀云,陈长白, 来源: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9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深冲用双相钢——空冷贝氏体双相钢,它具有性能优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阐述了新型空冷贝氏体型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生产工艺的特点及...
[会议论文] 作者:陈长白,贾连弟, 来源:’94秋季中国材料研讨会 年份:1994
[会议论文] 作者:陈长白,方鸿生,籍可镔, 来源:'96中国材料研讨会 年份:1996
该文阐述了新型贝氏体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并研究了该钢的强化机理及微观组织参量的影响,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强度表达式。...
[会议论文] 作者:陈长白,方鸿生,何光楚,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2004年微合金非调质钢技术交流会 年份:2004
本文对汽车用贝氏体钢的生产工艺、组织、性能作了研究,同时探讨了金相组织形态参数、回火工艺对性能的影响机制....
[会议论文] 作者:陈长白,方鸿生,何光楚, 来源:第七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本文对汽车前轴用贝氏体钢的疲劳性能和组织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贝氏体钢的疲劳性能、断口和金相组织进行了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新城,朱伟兴,张开华,陈长白, 来源:汽车工程 年份:2004
车辆用含铜热轧钢板中的铜在钢中可以钝化钢板表面腐蚀反应的阴阳极,或者形成致密锈层,延缓、阻止锈蚀反应进行,提高耐蚀性.但是铜在钢中极易在晶界富集,引起铜脆缺陷.通过研...
[期刊论文] 作者:陈秀云,陈长白,赵如发,方鸿生, 来源: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9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深冲用双相钢——空冷贝氏体双相钢,它具有性能优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阐述了新型空冷贝氏体型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生产工艺的特点及...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新城,陈光,朱伟兴,陈长白,梅东生,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2003
Cu是车辆用耐大气腐蚀钢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Cu在钢中极易在晶界富集,引起表面网状裂纹"铜脆"缺陷.通过研究冶炼工艺、过热温度和升温速度,确定了合理可行的冶炼工艺和高温...
[会议论文] 作者:陈长白,刘庆春,左军,贾连第,俞梦文,杨耿,潘常芬, 来源:1999中国钢铁年会 年份:199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