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年份:1992
正确认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提,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前提。 一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上海农村经济 年份:1995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品、衣着等必需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作为和城镇对称的、占了空间绝大部分的一个区域,是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等...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中国农村观察 年份:1985
【正】 城郊、县农村紧靠大城市,有利于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具有发展经济的优势,理应比邻近地区发展快。但是,目前有些城市郊区、县的农村经济,却没有邻近地区发展快。如上海是...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年份:1989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发展农业的关键无非是三个问题:(一)增加投入,近几年特别重要的是保证化肥、农药、薄膜的供应;(二)依靠政...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上海改革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年份:1990
我国农村十年改革,内容丰富,成绩巨大,经济发展较快,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同时,农村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又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和解决。因此,围...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年份:1996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其实质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民、处理好农民的利益问题。在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上海农村经济 年份:1994
(一) 我国农村的基本特点是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耕地等生产资料相对贫乏。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地少人多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建国初期,1952年我国的农...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农业经济 年份:1991
近几年上海发展起来的城乡联营(即合资)企业,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经济的共同需要,也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上海城乡联营企业的情况上海城乡工农联营企业,...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上海农村经济 年份:199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农村提出要“进行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求产权关系必须明确,使资源的拥...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上海农村经济 年份:1994
上海农村10多年来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践,解决了所有权、经营权可以分离的理论和认识,调动了经营者、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承包经营中也出现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1996
【正】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当今农民的特点是:(1)由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2)农民职业大分化;(3)农村劳动力大流动;(4)农民利益关系大变动;(5)农民生...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9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在改革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7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产量从3亿吨增加到4亿吨,增长32.8%;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从1801亿元增加到3185亿元,增长76.8%,农村社会总产值从2037亿元增加到1943亿元(按可比价格......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3
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已成了农村经济的支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这一新事物,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乃至国际上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把握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怎样充分认识它的历史性贡献,成了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5
赵紫阳总理在视察上海时,对郊县农业提出了建立“贸、工、农”型生产结构的要求。 如何理解“贸、工、农”型生产结构的涵义?如何理解“贸、工、农”型结构的客观必然性?如何理解“贸、工、农”型结构的意义和作用?如何促进“贸工农”型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等等,都......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5
“三农”问题及其对策刍议陈锡根农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为人类提供借以生存的食品、衣着等必需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作为和城镇对称的、占有空间绝大部分的一个区域,是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等丰富内容的综合体;农民,作为从事农业和农村一切经济、社会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4
一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农村长期存在的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管理体制过于集中,以及产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建立了以大包干......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2
目前,全国人民对农业现代化问题都很关心。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路子如何走?上海郊区新泾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研究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些线索。...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锡根, 来源:上海农村经济 年份:1994
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已成了我国农村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们关心的热点之一。 我国农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建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其发展过程中,集体所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