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4
一篇辞章 ,如就其内容成分而言 ,属于核心成分的主旨 ,无论表达的是「情」或「理」 ,都是「意」 ,而所用的具体材料 ,无论是「事」或「物 (景 )」 ,则全是「象」 ;如就其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6
辞章的四大要素为“情”、“理”、“物(景)”、“事”,其中“情”与“理”为“意”、“物(景)”与“事”为“象”。而“意”与“象”之所以能相互联结,如依据“格式塔”心理...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人类之思维方式有“逻辑”与“形象”之分。其中“逻辑思维”能使人思考细密,而合于条理。如落于辞章来说,则与所谓之“篇章逻辑”相关。所以经由“篇章逻辑”之分析,是可以灵活......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意”与“象”两者,能由互动而形成“一意多象”与“一象多意”之两大类型。因此,特着眼于“一象多意”,先探讨相关理论,以见其哲学意涵或心理基础,再针对其辞章表现,举“梅花意象......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语言学界有一套完整之偏离理论,由南京大学的王希杰教授提出,应用于语言学、修辞学上,形成零度和偏离之观念,特别关注到零度和偏离—正偏离和负偏离之间的转化问题,成为他“三一语......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一篇辞章是由"意"(情、理)与"象"(事、物﹝景﹞)融铸而成的。其中不仅"意"与"象"本身形成"二元对待,"即"意"与"意"或"象"与"象"之间,也形成"二元对待"。就在这"二元"之间,是必须加以联贯的,而其整体(即全篇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7
阐述了知名语言学家、修辞学家王希杰教授所提“章法之零点与偏离”的理论框架,指出了他的章法观对写作教学的启发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3
人类一生下来,就有使思考合乎逻辑的能力.而思考要合乎逻辑,如就其层次一面来说,则会自自然然地使它趋于秩序、变化、联贯与统一的结果.而这秩序、变化、联贯与统一,由于全源...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无论诗、词或散文,我国都留下了许多让人久诵不厌的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受后人喜爱,是因为它们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上都能精细结合的缘故.也就是说,它们在主题与情意之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辞章是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因此就一篇辞章来说,内容与形式是交互依存,不能分开的,所谓"情经辞纬",就是这个意思.本文即由此切入辞章之篇章部分加以讨讨,确定篇章的内涵,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广大“时空”之中,直接面对纷纭万状之现象界,为了探其源头,确认其原动力,以寻得其种种变化的规律,孜孜不倦,日积月累,先后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智慧结晶。大致...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2012
华中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的新著《语文教育美学研究》以“真善美融合”的核心思想贯穿全书,既挖掘它的源头活水,也注重它的理论应用,更凸显它的实践成果,可谓...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2004
一篇辞章,其主旨无论表达的是"情"还是"理",都是"意",而所用的具体材料,无论是"事"或"物(景)",则全是"象";而其形成,乃结合形象思维(修辞、意象)与逻辑思维(文法、章法),以凸...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修辞虽以形象思维为主,却含有逻辑思维在内。通过锁定其逻辑思维,就"阴阳二元"、"移位、转位、包孕"与"多二一(0)螺旋互动"三层进行探讨,以见修辞之逻辑性。...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修辞艺术,主张将"现实美"转化为"艺术美",在美学上,涉及"实(原型)"与"虚(变型)"、"同形(异质)同构"、"配称(匀称)"与"统一"等内容。以此为范围加以探讨,凸显出修辞"转化"之重要审美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3
辞章章法是建立在二元(阴柔、阳刚)互动的基础上,以呈现其“多二一(0)”结构的;而其风格之形成,便与这种由二元(阴柔、阳刚)互动所形成之“移位”、“转位”、“调和”、“对比”,息息......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3
人类的一切知行活动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始终以“意象”为内容。它初由“观察”与“记忆”的两大支柱丰富“意象”,再由“联想”与“想象”的两大翅膀拓展“意象”(多),然......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2011
修辞是促进语句作美感表现的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最关键的就是"转化",而它的运行,虽然涉及多方面,但最核心的,却在于变化、统一与零度、偏离之上,并最终聚焦于螺旋结构。孟建安......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本是用辞章来表现的,脱离不开“思维系统”或“意象系统”之牢笼,因此文本之分析,便与此一系统之专业化研究息息相关。而思维力乃语文能力之母,是出之于先天(先验)的,如就顺向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满铭,,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2010
人生活在宇宙之中,而宇宙就是“时”与“空”的结合体。因此人类本身和周遭的一切。都脱不开“时”与“空”,当然那些藉以反映人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文学或其它艺术作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