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3
马绍玺的诗是当代少数民族诗坛上值得注意的创作成果。他的诗以沉郁、深邃的风格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城市心态对世界之美丽和丰富的遮蔽 ,表现了“丰富的痛苦”和“智慧...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正】 宋代是继唐代之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期。然而,在宋代却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宋人特别是文人的心理状态和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社会情况不一致:经济文...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9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赵翼(1727——1814) 字耘菘,或作云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26年恩科会试榜眼,清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长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红岩 年份:2012
西南联大是一所品质超群、成就卓越的大学。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际遇,把中国北方最著名的三所大学联合为一体,把中国最智慧的一批头脑凝聚在一起,北京大学"学术自由,兼...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古代杰出文学家各自的具体生活方式和文本风格可能有很大不同 ,但他们的生活都展现出动人的光华则无异。寻绎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杰出文人的共同之处 ,可以发现他们预设的人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09
诗词唱酬是传统汉语诗歌写作中富于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方式,它随着中国文化的东渐在日本被接纳。日本诗人与中国诗人的唱酬凸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及对相关诗人的崇仰,也使...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17
当代诗词吸取新诗营养这一命题,打破单向思维,有助于增强旧体诗向新诗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当代诗词质量;有助于进一步消解新旧诗的彼此隔膜和对立,实现美美与共。新文...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会议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 年份:2004
蒋寅博士的学术论著以富于独创性而在学界享有良好声誉,《大历诗风》一出,赢得学界满堂喝彩,其后,他按照原有的学术路向继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研究风格。最近出版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梅尧臣与欧阳修,乃宋代洛阳文人集团之重要成员。二人友情深笃,诗文酬唱达三十余年,文坛盛传.然则,作为宋诗之开山祖师,梅诗除却平淡隽永外,亦瑕玉相参,存在着散文化过度,题材俗滥,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新东方 年份:2014
中华文化自鸦片战争以后遭遇重重危机,100多年来都是被质疑、被批判、被否定的对象,一度形成"整体性反传统主义",造成了"社会性走火入魔"和"价值荒原"。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研究陷入低谷,研究队伍和生存空间萎缩,学术关注度降低,彻底走向人文科学的边缘。民间文学研究遭遇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大环境发生变化,二是在...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构建新的世界价值体系的重大贡献,它在国际上产生共鸣并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表明中国在价值观创新、以价值观引领世界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老舍的诗歌理论是让人高尚和智慧的理论。他的诗论直契诗歌本质,彰显了诗歌内容的真理性、品格的崇高性、精神的纯洁性和艺术的完美性。他提出新诗与旧诗要存异求同,彼此竞赛...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2004
老舍有明确而独到的诗学理念,他对旧诗的态度是平允的。他的抗战诗歌是血性文字,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反映了团结御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描写日常生活的诗歌鲜活明丽,体...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重新把握《兰亭集序》□陈友康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和韵是中国有近1200年历史的诗词创作方式,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的汉语诗歌写作中也受到尊崇,成为古代汉文化圈带有普遍性的写作行为。和韵正式形成于唐代,创始人是元稹...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康,, 来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8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南考察指导工作期间,引用多首关于云南的古诗词赞美云南的自然生态之美和历史文化,这是对云南诗词的充分表彰和对云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启示。云南诗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