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8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其在刑法学中的意义,可从犯罪的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犯罪构成的形式判断与实质判断、刑法的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三个视角加...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97
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陈兴良案情被告人岳某,男,农民。某日晚9时许,被告人岳某来到一个卖馅饼的小店买馅饼。店内女服务员李某在剁白菜馅,说没有馅饼了。岳某趁隙......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5
论文写作,对于学者来说是生存技能,也是看家本领。我始终认为,学者就是作家,不写作无以称作家。文科的写作与理科的实验可以对称,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写作对于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 年份:1995
关于法律解释,在法学理论中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刑法学领域内,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对法律解释的认识大相径庭。本文试图在解释学的指导下,对法律解释的基本理...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 年份:2015
互殴与防卫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互殴可以否定防卫,而防卫则需要排除互殴。在双方互相的对打中,先动手的一方一般属于侵害方,后动手的一方属于防卫方。但是,后动手一方的反击...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4
刑事政策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指导,刑法理论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刑事政策观的确立。本文以刑事法治为视角,对我国的刑事政策进行检讨,并进而探讨刑事政策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 年份:2013
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刚刚确立的一种司法制度,它通过指导性案例的颁布,以一种直观而形象的方式通过更为具体的司法规则,以满足司法活动对于规则的现实需要。在最高人民法院颁...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刑事指导性案例具有重要的地位。刑事指导性案例对犯罪认定与刑罚裁量等有关法律问题,采取提炼指导性案例中的裁判要点的方式,确立了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在罪刑法定的语境中,司法权具有限制性,从而与具有绝对性司法权的罪刑擅断明确地划清了界限。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司法主体只有具有了这种自主性,才能严格根据法律规定对行为是...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7
今年是1997年刑法修订十周年,为纪念1997年刑法颁行十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座谈会,我认为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以1910年颁布的《大清新刑律》为标...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96
罪刑均衡的价值蕴涵陈兴良罪刑均衡的基本含义体现在"罪当其罚,罚当其罪"这一古老的法律公式里,追求罪刑之间的价值(质与量)上的对称关系.但这种对称关系的内涵又不是这样一个简单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1
自从近代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来,共同犯罪一直是刑法学家热衷于研究的传统问题。正如日本刑法学家西村克彦指出:“共犯,几乎成了永恒的主题”。在共同犯罪领...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1
犯罪的对合关系指犯罪行为人及其指向对象互为行为相对人,彼此依存,缺一不可。犯罪的对合关系以对合性、犯罪性和法定性为特征。在实践中,犯罪对合关系可分为彼此俱罪的对合...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年份:2015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布以后,其中一个讨论的热点问题是死刑罪名的废除。《草案》提出了拟废除的9个死刑罪名,围绕着这些死刑罪名是否应该废除,...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4
人性,又称为人的本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品性。刑法是以规制人的行为作为其内容的,任何一种刑法规范,只有建立在对人性的科学假设的基础之上,其存在与适用才具有本质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8
世纪之交,面临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的犯罪压力,如何调整刑罚结构,以实现刑法的保障人权与保护社会的双重机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从刑事政策的基本......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定罪是指对犯罪的认定。犯罪论体系主要是围绕着定罪而展开的,犯罪构成为定罪提供了法律模式。本文就定罪原则和定罪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深化我国刑法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9
客观归责是在条件说所确立的因果关系范围内,对构成要件的实质判断。客观归责引入构成要件,使构成要件分为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在事实层面以归因为中心进行构成要件的形式判...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5
国家工作人员是我国刑法中特有的一个概念,这一点与其他国家刑法的规定颇为不同。其他国家刑法一般都将国家工作人员称为公务员,范围完全以《公务员法》的规定为准。但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