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陆福一,张朝晖,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1993
剪切散斑干涉术用于复合材料的光学无损检测具有较宽的加载范围,便于实现缺陷的全场记录,防止漏检。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剪切散斑干涉条纹(等应变条纹)的强度分布,并证明随着...
[期刊论文] 作者:陆福一,张朝晖,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1994
通过相关计算和滤波分析,得出了错位干涉的特性,并据此对散斑错位干涉术的应用进行了评论。...
[期刊论文] 作者:陆福一,张朝晖,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1993
本文通过位移位相存在的真实性实验、小孔滤波的必要性实验、位移梯度的解相关性实验,证实了散斑剪切于涉术的条纹是由物体变形所引起的“位移位相”和“位移微分位相”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陆福一,张朝晖,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1994
用理论和实验分析比较了全息干涉术和剪切散斑干涉术对金属蜂窝构件的无损检测。并从理论上推导了剪切散斑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证明了随着加载量的增大,条纹变密的程度较全息干......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长乐,陆福一,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7
本文用非平衡统计理论研究二元合金凝固时界面的溶质分配,得到了一般情况下溶质分配系数K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当t→∞,K就成为平衡溶质分配系数K0,在t大于热平衡弛豫时间ζ,小于结构平衡......
[期刊论文] 作者:孪文兰,陆福一, 来源:大学物理 年份:1983
原子核被一个粒子轰击后放出一个或几个粒子而转变成另一个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设原子核A被粒子P轰击,A核嬗变为口核,并且放出粒子q,则核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普,陆福一,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1994
本文以周边固定、均匀加载的圆形薄板为钣金胶接结构胶胶的缺陷模型,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计算了全息与剪切散斑干涉术的条纹分布,从而建立了判定缺陷大小的经验公式,理论与实......
[期刊论文] 作者:耿兴国,杨秉正,陆福一,, 来源:物理与工程 年份:2001
研究石英砂及粘合剂高温电阻特性,指出减少粘合剂中离子浓度,是提高保险片熔断后高温绝缘性能的关键,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普,陆福一,赵建林,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1996
本文对象面全息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白光再现;同时,对于小缺陷可进行放大成象,从而提高了对小缺陷的判别精度。...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朝晖,李恩普,陈长乐,陆福一,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1993
通过相关计算,分析了离焦散斑错位干涉术的逐步滤波方法,得到了杨氏条纹的形成及分布特性。讨论了逐点滤波法的实用意义并给出了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实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普,陆福一,陈长乐,张朝晖,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1994
本文以周边固定、均匀加载的圆形薄板为钣金胶接结构脱胶的缺陷模型,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计算了全息与剪切散斑干涉术的条纹分布,从而建立了判定缺陷大小的经验公式。理论与......
[期刊论文] 作者:陆福一,张朝晖,李恩普,陈长乐,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1994
用理论和实验分析比较了全息干涉术和剪切散斑干涉术对金属蜂窝构件的无损检测。并从理论上推导了剪切散斑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证明了随着加载量的增大,条纹变密的程度较全息干......
[期刊论文] 作者:耿兴国,陆福一,李恩普,田荫棠, 来源:物理与工程 年份:2001
用物理方法消除粉料摩擦产生静电的主要思路是,在摩擦接触的表面上涂覆复合介电涂层,并使介电涂层得失电子的能力与粉料颗粒得失电子的能力相同或相近,从而有效减少薄膜与颗...
[会议论文] 作者:耿兴国,陆福一,李恩普,田荫棠,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 年份:2002
用复合介电涂层法消除高氯酸铵(AP)粉料加料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静电,是在设备与粉料摩擦接触的表面上涂覆复合介电涂层,调整涂层材料功函数和电阻值,来减少粉料摩擦起电量.实验...
[会议论文] 作者:耿兴国,陆福一,李恩普,田荫棠,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 年份:2002
用复合介电涂层方法消除粉料摩擦电,是在与粉料摩擦接触的表面涂覆复合介电涂层,通过调整介电涂层的功函数与粉料功函数基本相同,从而有效消除粉料颗粒产生的摩擦电....
[会议论文] 作者:李恩普,耿兴国,赵鹏涛,朱茵,田荫棠,陆福一,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静电学术年会 年份:1999
固体火箭高能组份粉料从加料系统滑入预混罐时,摩擦起电量颇大又不允许有放电火花出现,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安全的近似量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侯智敏,耿兴国,陆福一,史东旭,骆广粱,郑悦,,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06
本文从仿生学的思路出发,分别采用化学腐蚀和阳极氧化的手段在金属表面构建出类荷叶表面的结构,并用低表面能物质(氟硅烷)对其进行修饰成膜,制备出高性能的微,纳米双尺度细观结构不......
[期刊论文] 作者:耿兴国,陆福一,李恩普,田荫棠,李葆萱,吴玉金, 来源:固体火箭技术 年份:2001
提出了一种消除易燃高绝缘固体粉料摩擦生电的物理方法,主要是:研制特殊的复合介电涂层,调整其功函数使之与固体粉料的功函数相同或相近,同时减小复合介电涂层的电阻值到105~1...
[会议论文] 作者:周克,崔端禧,孟宪东,耿兴国,李恩普,田荫棠,李葆萱,陆福一,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静电学术年会 年份:1999
当法拉第集电筒的电容和静电电压表的电容相近时,测量电量时必须考虑静电电压表的输入电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会议论文] 作者:耿兴国,李恩普,田荫棠,李葆萱,陆福一,周克,崔端禧,孟宪东,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静电学术年会 年份:1999
用现有方法测定的最小点燃能比实际值要大得多,国外常用测定值的15℅作为实际的最小点燃能。作者对测定值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