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7
秦岭雪的爱情诗十二首,再创了他写诗的新境界.在浮躁和放纵的年代,呼唤爱情的纯洁与美丽.他贡献于诗坛的不仅是优雅的诗意,还有丰富的想像和意象创造.他追求诗情表述方...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1983
把小说改编为电影,并非只是用电影的手法把小说分切成镜头而已,而是首先要把握原著的主题,忠实地加以体现,以便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按照电影的美学追求,对主题加以开掘...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热演两岸三地,走红大江南北,有着明显的白先勇个人因素。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圆“文化复兴”的梦;白先勇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因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8
座谈会两度召开白先勇将《游园惊梦》改编制作为舞台剧,是具有挑战性的探索。对于这个戏,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说是它的演出很成功,台湾反响热烈;一说是白先勇花了巨...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随着统一祖国大业的发展,1979年以来因长期隔绝而不被人们了解的台湾文学之窗在祖国的大陆洞开了。台湾省文坛的历史和现状.作家和作品陆续得到介绍,《收获》、《当代...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0
新加坡女作家蓉子,执着于改名换姓,是她中国情结的明显表现。蓉子的中国情涵盖着亲情、族情和中华情的丰富内容。痛痒攸关,儿女心肠是蓉子中国情的特点。对中国全面关注,这是其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9
新加坡女作家蓉子,执着于改名换姓,是她中国情结的明显表现。蓉子的中国情涵盖着亲情、族情和中华情的丰富内容。痛痒攸关,儿女心肠是蓉子中国情的特点。对中国全面关注,这是其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10
在日本华文文学作家群中,华纯是“别样红”的一树。她的创作钟情于环境保护理念,长篇小说《沙漠风云》和许多散文写的就是环保题材和主题。她的散文还着意触摸日本人的精神空间......
[报纸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 年份:2004
一转眼,苏步青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苏步青先生1902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初中时迷上了数学。17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后进入帝国大学数......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2010
游记散文是曾敏之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敏之的游记散文,大体说来有三种形态,也可以说是梅展三枝。随笔式的、纪实抒怀的、诗情画意的,各有妍姿,各溢芳香。曾敏之在游记创作...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7
曹可凡和越剧导演徐俊,将白先勇的小说《玉卿嫂》改编为越剧。上海越剧团成功地树立了玉卿嫂的舞台艺术形象。改编是再创造。值得肯定的是改编本强化了庆生必欲离开玉卿嫂而...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在热切的期待中,苏州大学曹惠民教授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在2013年1月出版了。出版在新春,是春天的收获!这里的春天,是时令上的,也是指台港澳文学教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1996
【正】 从1988年迄今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戴小华在马来西亚、在中国大陆和台北,先后出版了剧作、评论、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11部,编著4部,先后获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散文奖...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11
为庆祝新加坡与中国建交20周年,新加坡著名女作家蓉子主编出版了《鱼尾狮之歌——新加坡诗歌散文集》。《鱼尾狮之歌》抒写的是新华作家热爱新加坡而又情牵中华的心声,承载着新......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11
尊敬的曾敏之先生,尊敬的张炯先生,尊敬的饶冗子、王列耀教授、尊敬的方林虎理事长,尊敬的彦火、陶然、秦岭雪先生,尊敬的朋友们和来宾们:今天,来到各位面前,向大家报告关于《曾敏之......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9
下乡义务劳动二十天中,我們中文系师生不僅取得了劳动思想双丰收,而且也取得了文艺創作的大丰收。我們(共225人)僅詩歌一項就创作了近兩千首?熘形囊談撟魉霈F的繁荣景象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过去我們同学中有着不少有“诗才”的人,但因为他們的“詩才”是植......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一、天下滔滔骤起一声清醒呼唤《文学杂志》创刊之时,正值台湾“战斗文艺”声浪高涨之际。台湾当局鼓吹所谓的“战斗文艺”起始于1950年3月,台湾当局设置了“‘中国’文艺奖金委员会”并宣布:该会将以较高的奖金和稿酬对外征集“反共抗俄”的作品。“五四”时该......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不久以前,我们中文系一年级有四位同学自愿结合,组织了业余的文学团体——《春笋》社.他们的自由结社得到了校党委和文艺界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许多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纷纷来信鼓励,希望《春笋》社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成长.我也觉得这是很值......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9
非马的诗观:"比现实更现实,比现代更现代".,"比现实更现实",即诗要植根于现实生活,但同时又要超越现实,升华现实."比现代更现代",首先是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以现代的观念来观照...
[期刊论文] 作者:陆士清,,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1
曾敏之是擅长文史杂文的作家,杂文随笔写作长达50多年,经历了初发、盛发和高峰期,著作等身。他眼观世情,笔展文心,鼓励进取,批评落后,以健笔报国为己任;他广采博取,题材繁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