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 年份:2013
安徽何时建省,是一个学界有不同观点讨论的论题;安徽省域认同,则是一个新鲜的学术话题。本文由历史地理学和社会组织认同理论等作思考节点,多维度探究省域认同的一般特征。本...
[报纸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 年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文......
[报纸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 年份:
纂修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四库》),集我国古代文献典籍之大成。据中华书局整理出版《四库全书总目》时统计,《四库》共著录图书3461种,79309卷。有论者仔细统计,......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1946-1950年,《人民日报》对陈独秀评述话语可归纳出三种提法:继续把陈独秀看成"叛徒"、"叛变"者;主流观点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托派"、"投降主义领导"、"机会主义";陈...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陈垣和胡适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著名史家,俩人开始迈向学林的经历和研究方向不同。但对清代乾嘉考据学都感兴趣,认同考据学,视其为治史之必要工具,治学上均重视材料的搜集、考证整......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2
胡适与黄炎培都是活跃于20世纪中国的风云人物。黄炎培早年以同盟会员投身反清的辛亥革命,又因主持江苏新式教育事业名闻全国,为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最早开拓者之一。胡适则因倡...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1
胡适曾经坦然承认徽州故里的生活经历、浸染的徽州地域文化,是构成他的思想进化心路的一个重要背景.这些活跃的徽州因子,或隐或显于胡适的生活方式里,反映在胡适学术思想和政...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世纪 年份:2012
毛泽东对胡适的历史贡献是了解的2012年2月24日是胡适五十载冥诞,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胡适诞辰12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一百年。作为历经清朝、民国两个政权的人,推翻清王朝的辛...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依据《水经注》和明清时期合肥方志对合肥地域流经的南淝河予以考述。指出,南淝河在中国古代的某些历史时期称为施水,而不是一般俗说的南淝河就是施水。到清朝中后期,合肥志...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5
应当倡说的是皖派学术精神陆发春《安徽史学》提出皖派学术概念,很有意义,但须斟酌处也很多.乾嘉时期的皖派已被公认。以此溯源前推,在安徽这块土地上,有老、庄之学,有《淮南子》,有......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年份:2010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新四军老战士、一代经济学大师薛暮桥(1904—2005),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党内较早探讨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问题的理论研究者和实...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位思想启蒙者,也是新的生活观念的提倡者之一。胡适、李辛白、李大钊、高一涵、蔡元培、陈独秀、傅斯年等新文化派人士,以《新生活》周刊为阵地...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2001
20 0 1年 7月 2 0日至 30日 ,由安徽大学与中国先秦史学会、安徽省文化厅、省社科院、蚌埠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涂山·淮河流域历史文明暨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七届年会...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本文首次提出二十年代胡适"好政府主义"思想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其早期思想产生直接缘由是"恶政治的逼压和摧残"。胡适以实验主义为理论基础,抗拒和批判无政府主义。出于自由主义者......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3
在当今文史界,有关现代人物研究的文章大量引用口述史料或回忆性资料已较普遍,因疏于考证而出现史实失真的现象也不鲜见.本文以苏雪林与胡适交往的二则史实考证为例,旨在强调...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6
晚清中央新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沿革陆发春晚清由中央政府组建专门机构对新式教育统辖管理,实际起源于戊戌维新时期倡设京师大学堂。1896年6月11日诏定国是,即把它列为维新新政的首办......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年份:2006
本文由胡适对晚清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评价、中日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比较研究两个层面,梳理和阐释了胡适对中日现代化进程问题研究的历史深度和理论贡献。胡适立足于中日...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江淮文史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江淮文史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陆发春,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4
以往的清末教育变革研究,较多使用的是处于主动地位的清政府或教育管理者方面的史料,处于被动地位的受教育者对新型教育的看法和反映则较少研究.本文以新发现胡适丙午年(190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