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18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陆东庆,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玲,陆东庆,,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2009
通过建立质控员、中层管理部门、质控中心等全方位质控信息反馈途径,拓宽全院医疗质量信息反馈渠道,调动质控员和科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临床科室与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
[期刊论文] 作者:黄慧,陆东庆,, 来源:皮肤病与性病 年份:2006
玫瑰糠疹是以红斑鳞屑性斑疹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皮肤病。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确定。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笔者最近收治的1例复发3次的病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然,陆东庆,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4
1病历摘要患者女,32岁.因躯干、四肢皮肤发紧变硬,皮肤结节2年于2003年6月入住我科....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丽, 陆东庆,, 来源: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年份:2016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以表皮黑素细胞受损缺失而出现色素脱失斑为特征,病因复杂,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
[期刊论文] 作者:方锐,陆东庆,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过敏性紫癜合并肠套叠肠坏死在临床上较少见.现报告一例....
[期刊论文] 作者:蒋明华,陆东庆,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9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 XT-1800i型血液分析仪分别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杰, 陆东庆,, 来源: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2003
目的 探讨斑秃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6 0例斑秃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甲状腺FT3 、FT4及促甲状腺素 (TSH)的水平。结果 斑秃病人FT3 、FT4(7 0 7...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华, 陆东庆,,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2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炎性皮肤病。病因复杂 ,病情易反复呈慢性过程 ,从其特点看 ,湿与热是其发展的本质 ,故以重剂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为主 ,佐以补气活血之剂 ,自拟清湿汤...
[期刊论文] 作者:刘岳花, 陆东庆,,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14
目的:探讨手部湿疹患者接触性变应原的分布及其特点。方法:应用斑贴试剂盒检测手部湿疹患者的接触性变应原,并分析与职业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受检的313例手部湿疹患者中有2...
[期刊论文] 作者:蒋明华,陆东庆,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9
患者女,21岁,因躯干、四肢起疼痛性红斑、结节伴发热、乏力1周于2008年5月21日就诊我院皮肤科.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疼痛性红斑、结节,伴有高热,体温达39℃以上,乏力,双膝关节疼痛,在诊所予以抗炎药等治疗(用药不祥),发热、皮疹无好转,四肢乏力进......
[期刊论文] 作者:贾镜立,陆东庆,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2021
该文介绍全虫方加减内服联合二氧化碳激光微剥脱模式治疗顽固性结节性痒疹1例。...
[期刊论文] 作者:贾镜立, 陆东庆,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2022
目的:观察中药痤疮搽剂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寻常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法:将6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每日用中药痤疮搽剂外涂配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用CO2激光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
[期刊论文] 作者:余圆圆, 黄琳, 陆东庆,, 来源: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年份:2017
目的:分析使用化妆品的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接触变应原的分布。方法:应用标准变应原斑贴试剂盒检测230例使用化妆品的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可疑致敏原,并比较是否伴有特应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丽,陆东庆,马寒, 来源: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年份:2020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sST2)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2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33...
[期刊论文] 作者:詹淑霞,陈路,陆东庆,,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份:2012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患者76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3组,其中稳......
[期刊论文] 作者:赵伟峰,陆东庆,彭晓, 来源:重庆医学 年份:2012
目的研究镍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比例变化,分析其与斑贴试验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斑贴试验检测镍接触性皮炎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镍接触性皮炎患者......
[期刊论文] 作者:陆东庆综述,陈洪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某些H1受体阻断剂,如特非那丁等,过量服用可导致严重心脏毒性,包括: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不齐,特别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在使用推荐治疗量的特非那丁和阿司咪唑时是比较安全的,但应避免过量服用,也应避免同时服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或红霉素。当发生尖端扭转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陆东庆综述,陈洪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1
异位性皮炎(AD)患者皮损及对吸入性变应原产生的湿疹样反应中,真皮的浸润细胞主要是活化的TH细胞和郎格罕细胞(LC),故认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了AD皮损的发生.最近发现,AD患者表皮LC结合IgE分子,并认为对AD提供了特异的诊断依据.由此可见,AD可能是IgE介导和......
[期刊论文] 作者:陆东庆,段凡,张晓光,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