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青枯病是反季节栽培白菜中的主要病害,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35℃,青枯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危害35个科中的200多种植物.6~7月份是病害发生的高...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农村新技术 年份:2005
红凤菜是我国传统的山野蔬菜,其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食用。它含丰富的营养,具有清热消肿、止血、生血功效,颇受消费者青睐。...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广西科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在实验室内,以PDA为培养基接种茶薪菇,置于梯度为5℃、10℃、15℃、18℃、20℃、25℃、28℃、30℃、32℃、33℃、35℃、36℃的恒温箱中,培养观察茶薪菇菌丝生长.用配方Ⅰ:棉...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1996
灰蜗牛〔Fruticola ravida (Benson)〕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蜗牛科,分布很广,食性杂。它是福建宁德地区重要的间歇性害虫,常危害多种植物叶片、嫩茎和梢,造成...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中国食用菌 年份:1989
蓟马是木耳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常酿成流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甚至使栽培失败。在对蓟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各龄期危害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蓟马综合防治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2
介绍了虎奶菇的食用、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外栽培、管理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江苏食用菌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长江蔬菜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2
为了加速鉴定我区近年引进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能力,为生产上选拔接班和搭配品种(组合)提供依据,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1991年我们承担...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0
国家轻工部、经贸部和商检总局作出规定,今年秋起,生产出口的蘑菇,必须采用气生型菌种,禁止使用匐匍型菌种.这项改种工作不仅涉及到农村广大菇农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89
湿泡病俗称水泡病、褐痘病,我区菇农称其为菇包病。它是由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一种病害,随着蘑菇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菌源量也逐年积累和扩展。在我区的...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1991
白绢病是茉莉的主要病害,危害严重,常发生大面积枯死,造成茉莉花产量大减。本文研究茉莉白绢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其发疫规律,总结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病害。...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浙江食用菌 年份:1995
灵芝属多孔菌科、灵芝属。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珍贵药材,又是吉祥的象征。它的形状、色泽、保存性均好,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含有14种氨基酸,多糖肽和微量锗元素,能抑制...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浙江食用菌 年份:1996
为使双孢蘑菇生产逐步实现菌种统一、良种化,制种专业化,栽培集约化,提高蘑菇的产量与质量,为蘑菇罐头加工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料,1992~1995年我所与闽东罐头食品集团公司联营集...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89
湿泡病俗称水泡病、褐痘病,我区菇农称其为菇包病。它是由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一种病害,随着蘑菇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菌源量也逐年积累和扩展。在我区的福鼎...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91
近年来我省段木栽培毛木耳发展很快,炭球(Dal-dinia concentrica)的危害也日趋严重,造成毛木耳减产10~40%。笔者进行了调查和防治方法试验,现简报如下:(一)形态识别菌体生长...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中国食用菌 年份:1992
灵芝Ganoderma lucidum用代料袋栽,从接种至采收需2—4个月,生物学效率比段木栽培高。 (一)培养基的配制 1.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硫酸镁1.5克,磷酸二氢钾...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中国食用菌 年份:1990
一、竹荪扒凤燕原料燕窝10克,干竹荪20克,鸡腿肉150克,水发闽肚350克,水发冬菇100克,火腿丝10克。制法用温水洗净燕窝,盛入盅内,加入开水300克和碱水浸泡片刻,待胀发后取出,...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83
1982年,我所采用厦门大学化工厂生产的三十烷醇[CH_3(CH_2)_(28)CH_2OH],进行了不同浓度三十烷醇喷施蘑菇的试验。结果表明,0.5ppm浓度的三十烷醇为最佳浓度,比对照(清水)增...
[期刊论文] 作者:阮瑞国,, 来源:浙江食用菌 年份:1995
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利用蘑菇房培养料巴氏消毒床栽草菇,获得生物效率达30~45%,现将其栽培技术报道如下:一、菇房选择和消毒。选择通风透气好,有足够散射光空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