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城乡建设 年份:2004
在城市建设大跨越的今天,建设口号如浪如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破旧立新”、“快刀斩乱麻”、“返老还童”等等,所有这些让我们的城市应接不暇……...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04
历史文化遗产,简单地理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存,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在有形遗产中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中,有古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城市规划汇刊 年份:1998
本文认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欲付诸实施,必须坚定信念,措施得当,并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平遥古城得以登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榜,确非一日之功,它卅多年来,依靠社会上各方面的......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城市规划汇刊 年份:2000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受到了严重破坏,城市规划领导和设计部门对历史街区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一些错误做法。做好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规划的关键,是提高对历史街区的认识,认......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1990
论文简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确定的原则和情况,分析了中国已公布的两批62个名城的类型和特点,介绍了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对这些名城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并提出了当前中国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同的历程和特点,她们都有悠久的历史。有的名城曾是统一大帝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有的位于水陆交汇之地,在某个时期是繁荣...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1986
沿山西省的南同蒲铁路或太原至风陵渡的公路南下,至九十公里处,人们就会看到一座巍巍的古城耸立在田野上,城垣连绵,墙堞完整,窝铺马面,俨然壮观。进到城内,主要的东西、...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7
写在前面陆文夫先生曾经写信给我,要我写些关于“苏州园林”的文章,用建筑家的视角谈苏州文化,切入的角度也许不一样。事实上,我自己确实也对苏州园林怀有特殊的情感,这...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上海房地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01
由于缺乏起码的历史文化知识,忽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错误的决策导致了建设性的破坏,要加强城市保护的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城乡建设 年份:2015
江南水乡城镇空间的当代价值近20多年来,江南小桥流水的古镇民居成为旅游热点,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都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一些家园的概念,这其中既因为水乡市镇是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3
乌镇位于江苏与浙江之间,古名乌墩,因其地较周围隆起如墩。乌镇此名最早见于唐代,吴越时又因戍兵于此,称乌戍。所以称“乌”,是古人因此地土质色深,黛而肥沃,遂以乌名之...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10
冯骥才先生最近呼吁"不要遗址公园化",说得很对。"就这样,遗址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现在的许多人脑海中充斥的只有经济,只有物...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百年建筑 年份:2003
这里粉墙黛瓦杜鹃红,这里长廊临水映清波,这里弄堂深邃富诗意,这里善酿黄酒醉人心。古镇西塘在河塘的怀抱中静静地呈现着一派澹泊明净,像一首小诗低吟浅唱了数百年。她...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百年建筑 年份:2003
西塘的桥西塘的河长、路长、水陆交会处就有桥,河多桥也多,全镇共有桥梁104座,其中镇区27座。现年代最早的首推望仙桥,宋代始建,明代又在原址新建,仍名望仙桥。镇上最大...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 年份:2004
当春雨霏霏,杨柳吐绿,桃花水涨,盈盈的湖水荡着渔舟,那碧水,那桨影是一首诗;在秋水落霞,层林尽染,夕阳晚照,水乡村镇的房舍竹树,那小桥,那水埠,那吴音软语是一首歌。遍布...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2
在1958年以前,苏州的城墙还相当完整。我小时候人们常说的一条谚语:"城头上出棺材——远兜远转"。用来讥讽做事白费劲,意思是从这里出发,走了半天,还回到原处。这也正说...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上海南京路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商业街,尤其是南京东路更是上海最热闹和繁华的地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思潮的影响,南京路也在不断地改换着自己的风貌。...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第三次城市规划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分析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过程中原有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改造之间存在的矛盾,指出当前名城保护过程某些不确切的处理方法,提出名城风貌保护的两种规划模式,以及四项......
[期刊论文] 作者:阮仪三,,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1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在更广更深的层次上积极探索新的实践,主要包括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运用正确的保护理念科学保护城市遗产,高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