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293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6
蒋孔阳有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一开始就将美学与艺术学做了区别,确认美学的对象是审美关系。所谓审美关系有双重含义,一是作为无自己定性的派生性概念,一是作为有自己定性的本...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柏拉图与其他希腊哲学家一样延续了神话的主题,不同的是将神话拆解成了一个个元素,建构了理式论,有关爱神和美的讨论是它的组成部分。《会饮》篇描述了在爱神引领下,通过"学...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9
本文从家族、秩序、历程、本原、定位、意义六个角度讨论爱与美,认为爱是个家族,美也是个家族,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爱有秩序,美也有秩序,它们之间有相互对应的关系;爱是在历...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近百年来 ,中国美学在方法论上经历了三次转变。哲学的方法尚未立定脚跟 ,便被心理学方法所取代了 ;心理学方法尚未得到总结 ,又为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所摈弃了。 80...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朱光潜的学术品格阎国忠朱光潜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年有余了。他给我们留下了两份遗产:一是数百万字的学术著作;一是字里行间所透出的学术品格。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两份遗产的宝贵......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4
李泽厚的美学观以“人化的自然”为核心。上世纪60年代以来,李泽厚围绕“人化的自然”经历了从追求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到人的主体性,再到建立“新感性”三个不同阶段的探索,使反......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6
人们习惯于把朱光潜与克罗齐联系在一起,把朱先生称作克罗齐的信徒。其实,早在六十年代中,朱先生就摒弃了克罗齐;而在这以前,他虽然追随克罗齐,但并不那么谦恭,他曾经三...
[会议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9
中国美学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有了很大发展,但还缺少藉以与现实对话的话语和批判的、否定的精神;缺少对人的整体把握和爱这个理论维度;缺少形而上的追问和相应信仰的支撑。...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是科学,也是意识形态.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注重美学的科学性,而忽略它的意识形态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则注重美学的批判和否定的功能,实际上即意识形态...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都经历了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的跨越。卢卡奇把社会存在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从这种本体论出发讨论了审美(艺术)特性,但他的本体论没有给自然留下应...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浙江师大学报 年份:2001
美学基本问题不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或艺术的超越性问题 ,而是感性的理性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这一点在中国与世界的美学界中存在着普遍的误解。美学按照其本质应该涉及...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美学从它诞生之日起 ,便不停地引起人们追问。不同的追问目的、角度和方法 ,是美学之所以保持勃勃生机的原因之一 ,也是激发一代又一代学人为之贡献情感和智慧的力量源泉。 1...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继汪济生的《系统进化论美学》之后,近来鲁晨光的《美感奥妙与需求进化》和肖世敏的《有动物有美感论》又从进化论角度谈到了美感的起源及相关的美的本质问题,读了之后颇受启...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6
我们的立足点在今天的中国,在今天中国的美学问题。但今天的中国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也不是隔绝于传统之中的,西方的美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传统美学不仅在理......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自然是统一的整体,是有节律和有层次的进化过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通过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导致生产的异化。哲学、宗...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5
在实践美学中,刘纲纪的应该说是一部经典性文本.与李泽厚不同,刘纲纪既没有走向康德,也没有走向他更为看重的黑格尔,而是一直坚守在马克思身边.他坚持认为马克思主...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4
马克思关于艺术有三个重要命题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艺术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又是精神生产.它必然由生产、产品、消费构成系统,以物化形式来体现,受到整个社会生产的制约;而对...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台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美学从一开始就被限定在直觉-情感-艺术的领域,它的基本问题一般被表述为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而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美学基本问题应为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康德讲...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实践美学是国内处于主流地位的美学,也是可以在国际学术界发生影响的美学,但它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特别在哲学本体论、实践概念、人与人的本质力量、自然人化与美的本质、美...
[期刊论文] 作者:阎国忠,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围绕马克思关于艺术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生产三个论断进行了辨析;针对新唯美主义关于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态化,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和表现形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