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闵秋宝,,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1987
通过对湖泊周围钻孔样品的微体古生物分析,根据化石群的生态特征,结合岩性、孢粉、14C等资料探讨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淀山湖、太湖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并比较其异同。现代湖泊的...
[期刊论文] 作者:闵秋宝,, 来源:化石 年份:2004
拿到一块石头,只要里头有化石,进行适当的分析,我们通常就能够分辨出:这块石头是海底的沉积物,还是湖泊、河流的沉积物变来的。让我们先从现代生物说起。将今论古地球上...
[期刊论文] 作者:闵秋宝,,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1989
星轮虫和假轮虫是典型的暖水性底栖有孔虫,是可以指示暖水团的一个标志。通过现代海城的表层样品及钻孔样品的微体古生物分析表明,两者在新生代各个时期有声不同的分布特征。找......
[期刊论文] 作者:闵秋宝, 来源:上海地质 年份:1997
通过4个钻孔高分辨率分析,综合有孔虫,沉积学和C14测年资料讨论新仙女木期对上海地区环境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闵秋宝,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1989
星轮虫和假轮虫是典型的暖水性底栖有孔虫,是可以指示暖水团的一个标志。通过现代海域的表层样品及钻孔样品的微体古生物分析表明,两者在新生代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李从先,闵秋宝,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1981
根据长江三角洲顶部镇江地区钻孔岩蕊的研究,全新世海水影响该地的时间为距今9000—6300年间,当时海面分別位于吴淞零点以下10—12米;2—3米。6300年以来镇江钻孔所在地区沉...
[期刊论文] 作者:闵秋宝,李从先,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长江口区因古地形的差异和海平面的变动在地质时期形成不同的沉积环境。根据微古分析,综合岩性,孢粉、测年等资料研究,晚第四纪以来,本区古地理经历了5个阶段:1.末次冰期亚间...
[期刊论文] 作者:汪品先,闵秋宝,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1985
我国海洋地质的各种研究课题中,以第四纪海侵或海岸线变迁的研究历史最长,成果最丰富.一方面是由于海岸带附近远比海底容易观测和采样,另一方面亦反映了海岸线变迁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刘传联,闵秋宝,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1993
本文通过对山东济阳坳陷沙河街组含介形虫化石岩心样品进行散样方法试验,表明水煮法、汽油法是第三纪地层微古分析行之有效的样品处理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从而......
[期刊论文] 作者:闵秋宝,汪品先,,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1979
根据微体古生物分析结果并综合其他资料,证明上海地区东部第四纪以来经历过四次海进:晚更新世中期和全新世的海进较强,形成浅海相沉积;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早期的海进较弱,仅...
[期刊论文] 作者:李从先, 闵秋宝, 孙和平,,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4
一、主要的争论长江三角洲南翼全新世海侵的范围,6000—7000年前有无高于现今的海平面,这是本区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这种分歧是由于对晚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意见不一致所...
[期刊论文] 作者:汪品先, 闵秋宝, 卞云华,,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4
我国东部的早第三纪地层,不仅因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成为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且以其独特的化石群和岩相特征吸引着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注意。我国东部下第三系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82
浙江南部山地瓯江、灵江等河流的下游,分布着温州、黄岩等沿海平原,这里第四纪疏松沉积厚达一百五十米左右。近年来我国沿海各地调查表明:凡沿海平原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过第...
[期刊论文] 作者:汪品先, 闵秋宝, 卞云华,,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04
第四纪期间我国海区的海面升降,以及东部沿海第四纪海侵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有孔虫、介形虫、孢粉等微体化石的运用,在海侵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 来源: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年份:1987
Distribution of 21 species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more than 200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Huanghai Sea was studied quanti...
[期刊论文] 作者:庄振业,林振宏,李从先,闵秋宝, 来源: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年份:1983
山东半岛西北部的蓬莱至莱州湾一带,位於山东台背斜胶东台凸的西北翼,基本上属于低山丘陵区。丘陵外围延展大面积低缓的剥蚀夷平面,微向河谷、平原和海岸倾斜。在黄县、招远...
[期刊论文] 作者:汪品先, 闵秋宝, 卞云华, 成鑫荣,,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81
沿海平原和陆架浅海,都是第四纪洋面升降引起海岸线迁移的范围。近年来的大量钻孔资料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凡有平原发育的地方,都曾经遭受第四纪海侵。在大平原区,海相沉...
[会议论文] 作者:汪品先,闵秋宝,林景星,崔占堂,, 来源: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年份:1975
前言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我国东部地区新生代海相地层的分布是十分有限的。第三纪的海相地层,除了在我国的新疆、台湾、西藏分布较广以外,只在临海地区(如旅顺)有零星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章纪军,,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1979
东海沉积中有孔虫、介形虫定量研究的结果表明:河口、陆架内部、中部、外部、陆坡与海槽,分別具有不同的有孔虫、介形虫组合,它们受水深,水温与盐度等因素控制。The result...
[期刊论文] 作者: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章纪军,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1980
海底残留沉积约占世界陆架面积的70%,而残留沉积中分布最广的是残留砂。有孔虫、介形虫等微体化石,其壳体大小与砂粒相当,而不同的属种又有特定的生活环境,因此它们在沉积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