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1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门兴元,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2000
该论文研究了桃一点斑叶蝉(Empoascanara sudra Distant)的种群动态和三个生态因子(天敌、温度和桃树的抗虫性)对这种害虫种群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于毅,门兴元,,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3
近年来,盲蝽在我国棉区和果区迅速爆发成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盲蝽已上升为非常危害棉花生产的害虫,一般年份为害损失20%~30%,严重年份超过50%;盲......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 门兴元 景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21
摘要 筛选出防治苹果黄蚜的高效药剂,提出合理的选药策略。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比较了13种苹果黄蚜登记药剂、10种果园常用药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发现,登记药剂中大部分吡虫啉高浓度处理对苹果黄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除20%吡虫啉乳油(EC)和200 g/L吡虫......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芳,门兴元,戈峰,, 来源: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2014
生物灾害发生种类繁多和暴发频繁,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粮食作物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分布遥感数据,重点分析中国1991年到2010......
[期刊论文] 作者:戈峰,欧阳芳,门兴元,,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2017
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一直是作物病虫害预防与治理的重要前沿科技领域。目前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研究已由单一的农田拓展到区域性农田景观的空间范围。研究区域性农田景观中格局特...
[期刊论文] 作者:韩慧 李静雯 门兴元,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6
摘要  采用室内非选择性试验和皿内饲料吸引选择试验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对不同植物的产卵选择和取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成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顺序为小麦(麦茬>麦苗)>大豆>棉花>玉米;成虫在同一寄主植物上不同部位的产卵率有一定的差异,小麦和玉......
[会议论文] 作者:门兴元,戈峰,刘向辉,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1
对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尤其是降雨量对棉田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棉田昆虫...
[会议论文] 作者:门兴元;卢增斌;李丽莉;,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本文采用基于多种作物的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从华北地区普遍种植的20种作物库中,随机筛选1,2,4,8,16种作物,进行5个作物物种丰富度水平处理,系统研究作物空间多样性和节肢动物群......
[期刊论文] 作者:周洪旭,门兴元,于毅,,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2
近年来,盲椿象在北方不同植物上危害日益严重,而三叶草是我国重要的绿化植物。本试验于2010年6月至9月在青岛地区采用不同颜色色板粘缚法、网捕法以及染色方法,研究了盲椿象在白......
[期刊论文] 作者:秦华伟 门兴元 于毅,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20
摘要 为探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发育过程,明确其防治的关键期,本文在显微镜下观察了绿盲蝽越冬卵浸水后的发育过程,并测定了其长度、宽度及卵盖长度。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浸水后第4天开始出现眼点;第5天85.00%的卵出现眼点;第7天卵的孵化率达到87.50%。越冬卵在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卢增斌 于毅 门兴元,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摘要:  为系统评价苹果园地面不同植物的优化组合对地面植被和树冠上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影响,明确不同植被组合对树冠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影响规律,三种植物(紫花苜蓿、夏至草和泥胡菜)按照不同比例在果园地面种植,采用扫网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地面植被和苹果树冠上害虫和......
[期刊论文] 作者:宋海燕, 李丽莉, 王凤月, 门兴元,,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16
为掌握不同颜色粘虫板对绿盲蝽、中黑盲蝽和赤须盲蝽的诱集效果,于2010和2011年的6—10月,用青色、绿色、蓝色、黄色、白色5种颜色粘虫板在山东省棉田内进行诱集试验。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赵旭辉,门兴元,周成刚,,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3
刺吸电位技术(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简称EPG)是昆虫电生理学发展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研究刺吸式口器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行为。通过电子转换,将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安盛,李丽莉,于毅,门兴元,,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7
中华草蛉是蓟马的重要天敌,为探明其对西花蓟马的控制效能,在室内开展了中华草蛉幼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该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安盛,于毅,门兴元,李丽莉,,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8
在室内条件下进行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相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若虫......
[会议论文] 作者:欧阳芳,门兴元,张永生,戈峰,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卓德干 李照会 门兴元等,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摘要:昆虫的滞育是对不利环境的适应,受光周期、温度、湿度和食料等因素的影响。滞育期间昆虫体内发生代谢物质积累、能量代谢降低、脂肪和氨基酸含量改变等变化,这-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通过昆虫自身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共同响应与整合进行。  关键词:滞育;诱导因素;生理......
[期刊论文] 作者:崔洪莹,门兴元,赵紫华,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21
为明确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发生的影响,通过收集2008-2019年全国范围、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及华中地区7种寄主植物(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蔬菜和其他粮食作物)上棉铃虫成灾面积及各地区平均温度数据,......
[期刊论文] 作者:门兴元,戈峰,尹新明,刘东坡,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4
分析比较了不同施氮水平(0~450 kg·hm-2)与不同摘蕾处理(0~12个·株-1)对转Bt基因棉花(GK-12)和常规棉花(泗棉3号)的棉蚜、棉叶蝉种群数量以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高勇,门兴元,于毅,周洪旭,,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2
绿盲蝽已在棉区爆发成灾,并逐渐向枣树等北方果树转移危害,已对我国北方果树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绿盲蝽刺吸危害后,能诱导植物产生一系列生化反应。通过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绿盲蝽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