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 年份:2006
哲学的特性决定了哲学的每一次前行似乎总是在前人的出发点上的重新起步,它不仅表现为哲学的追问常常要回溯至古希腊或先秦,而且表现为对哲人们反复思考的问题的重新理解。本体......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学术界一般认为《淮南子》“以气解道”,其实其道气关系应是道生气,气处于从属的地位,《淮南子》采借百家子学并加以整合,完成了道家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建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2
父子主恩是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要求,其内涵表现为父慈子孝。在现代西方学理的映照下,基于社会生物主义的视界,五四启蒙者主张父子间无恩而有爱,将恩与爱对立起来。在对恩...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求索 年份:2005
本文侧重清理六个提纲的内涵、理路,展示李泽厚哲学思想的逻辑结构和基本脉相,发生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是其思想的显著特征,但又不能把其思想简化为任何其中之一,事实上他...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谭嗣同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底,借西方话语,重构本体论,其本体论存在层级差别:从世界来看,以太是本体;从社会来看,仁是本体。重构本体论的目的是对传统纲伦加以批判,通过复古的...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近代以来,传统家、国的价值关联受到质疑,爱家是基于生物本能的自然情感,爱国则需要理性的关照。陈独秀提倡理性的爱国,在化应然(伦理)为自然(情感)的过程中,已经社会化了的伦理......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家庭作为生活世界的中心,对人而言具有普遍性。在《淮南子》中,家庭不是作为言说的主题而是作为背景知识为其理论主张提供支撑。人作为家庭的动物,正是在家庭中完成初步的社会化......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6
“唯物”是日本人所称新汉语的和制汉语,“唯”物论是从Materialism的内涵入手,坚持物质先在性、物质一元论而理解的。在中国人的理解中,“唯”有唯一和殊特两种不同的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特区经济 年份:2007
抑止大城市人口增长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政策取向,并且由于经济发展势差的原因,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大城市人口几乎没有变化.本文以合肥为例,具体分析中、西部地区城市人...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整合道儒,崇尚宽容,通过对生命的追问,表达了作为侯王的刘安在现实的驱迫下谨小慎微,惟恐因才而招忌的痛苦而无奈的心境,表面的超脱里实蕴含对当下生存状况的忧虑....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归依道家,整合道儒墨法,以道统法,对仁义似贬实褒,变先秦消极无为为积极无为,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现实环境,把自己的情感依托(道家)和现实需求(儒法)有机地统一起来....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翻转课堂作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必要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具有不同的任务和侧重点,三阶段定位清晰、相互配合,以服务于整体教学目的。但也......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人口品质的高低不仅关乎个体的身心,更关乎种族的存在和发展。清末民初,婚姻选择的权利发生了由父母主张向当事人自主的转移。但实际上,由父母安排的婚姻并非一无是处,甚至是一条......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人禽之别源于爱力的不同,家是人类爱力强劲的表现。家的产生是自然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西齐家之道的不同表现为施爱与还报的区别,但是此说没有注意到历史语境的不同,将...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胡适从辨析《淮南子》的性质入手,用唯科学主义的角度省视其得失,认为“道”是一个无从证实的假设。其实,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毋宁把“道”看作是一个不必求证的本体论承诺。......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在对"五四"的反思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了一场新启蒙运动.受制于特殊的中国语境,新启蒙仍被裹挟在救亡、革命等话语的外套中,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自由始终被遮蔽着.在新的...
[学位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6
哲学的特性决定了哲学的每一次前行似乎总是在前人的出发点上的重新起步,它不仅表现为哲学的追问常常要回溯至古希腊或先秦,而且表现为对哲人们反复思考的问题的重新理解。本体......
[学位论文] 作者:钱善刚,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万孝行,钱善刚,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2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针对近代各种激进的毁家、废家等言说,以辜鸿铭、梁漱溟、冯友兰、贺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对待传统的尊重,对历史应该有同情地理解,倡导在尊...
[期刊论文] 作者:钱善刚,杜宏春,,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儒学重在建设而不在于批判,但前提是对其要有清醒的了解。李泽厚通过对现代新儒家的解读,指出其核心之误是以道德代政治,文章时此进行了梳理。在李泽厚思想的多种面相中,儒学是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