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正】 在诗歌意境审美中,除了主客观的异质同构有利于进入艺术鉴赏的佳境外、主观的差异性也不容忽视。但对此却须从两方面看。 一方面,审美主体若能不囿于陈说,充分驰骋各...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8
《史记》不仅兼有"不虚美,不隐恶"的历史价值及语言艺术多方面的审美价值,而且知人论世、鉴古讽今意味深长,从编排体例到具体内容都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尤其是人物传记中全面...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7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几句话:"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高中《语文》第二册"玉块"句下注道:"半环形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6
《红楼梦》第一回述及甄士隐住在“十里街”的“仁清巷”内,其址隐寓讽世之旨。按“十里”谐音“势利”,“仁清”谐音“人情”,并观四字即“人情势利”。这正与同回中苟取钱...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6
在曹雪芹笔下,薛宝钗诗词大都内涵丰富,醇美清新,托物寓兴之际,语不秾艳纤巧而意象浑化无迹,自家品性深蓄其中。本文在涵泳意境的同时,也适当地结合小说内容探索宝钗性格的和...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葬花吟》是一首真淳自然而又深于兴寄的悲歌绝唱,妙兼沉郁幽婉与悲愤激烈,其悲剧情韵的深沉凝重尤甚于“红楼”诸诗。正如屈原《离骚》之以香草美人自喻情怀,曹雪芹也是借...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正】 一般所谓诗歌意境,大抵指客观事物与作者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毕竟只是就作品本身的固有内蕴而言,即着眼于审美对象一方。实际上,意境的审美还包含鉴...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5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妙在寓生活哲理于日常情景中,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静气交融互济,相得益彰,表现出作者坦荡旷达的胸怀与积极进...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6
《红楼梦》中人名、地名的谐音双关义大都一目了然,但封肃的姓名与籍贯则相对含蓄。我们只有结合其人其事及相关的内容,才能理解隐寓名贯间的意味,进而深入全面地领悟作者借...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讽刺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先秦寓言、古代诗歌以及历史散文中均不乏见,但用以展现小说中的世态人情则始于晋代而盛于明清。其中《金瓶梅》的讽刺尤为辛辣恣肆,其深刻广泛...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徐中玉、齐森华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在文道结合与编排体例等方面都颇有特色,但个别文言字词的注释欠妥。兹举四例——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正】 唐人传奇指唐代文士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小说在古代曾被看作搜奇志怪而“不本经传”的卑微“小道”。唐代小说以“作意好奇”而被称为“传奇”,当初自然也含贬意。不...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正】 我国古诗注重意境,所谓“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在传统文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与国外现象学文论提出的“创境”—...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正】 "及年岁之未晏兮,""恐鹈(?)之先呜"。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读书人大都痛惜流年,不同程度地怀有一种紧迫感。而我的紧迫感则与业余笔耕的兴趣相依相存。这兴趣又大抵发端于...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余秋雨先生将"致仕"理解成"进入仕途"诚然不对,但金文明先生认为"致仕"不是"致"和"仕"意义的相加也欠中肯。其实"送还"也是"致"的多种含义之一,故"致仕"才能解释为"还禄位于...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鲁迅先生创作的《呐喊》等小说,既吸收了中外文化遗产的养分,又能自出新机,使现代色彩与民族风骨相得益彰,故能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鲁迅先生所创作的《呐喊》等小说,既吸收了中外文化遗产的养分,又能自出新机,使现代色彩与民族风骨相得益彰。...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0
鲁迅先生虽然对传统文化多有反思和批判,但对其中的精华也从不拒绝吸收。 只要细看《中国小说史略》中诸多赏音至论和“横眉冷对千夫指”一类声情并茂的诗句(先生所留下...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5
苏轼这首《定风波》妙在寓生活哲理于日常情景中,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静气交融互济,相得益彰,表现出作者坦荡旷达的胸怀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
[期刊论文] 作者:钟云星,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正】 “五四”运动前夕是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文学革命”的大浪新潮中,震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应运而生。这是《新青年》上率先推出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也是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