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8
我国IPM研究进展回顾及对21世纪初发展目标的设想郭予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编者按世纪之交,植物保护学科研究与21世纪农业的持续发展,是植保科技工作者们关注的问题。本......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生物多样性 年份:2011
中国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与相关部门已给予了高度重视,极大地加强了对生物入侵科学研发的投资力度,组织力量从生物入侵的理论基础、防控技术的应...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农药 年份:1998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的概况,阐述了自1975年我国政府把综合防治工作为控制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长期策略以来在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和大面积综合防治示范方面所......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9
选育推广抗虫品种是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根本途径。据5、60年代和近年来有些地区的经验,在大面积连片种植抗吸浆虫小麦良种的地方,可以不采用药剂、栽培等防治措施,做到基...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北京农业 年份:1998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郭予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自1994年棉铃虫大发生原因探索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和控制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6
从改造病虫害发生区的生态环境、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实施合理种植制度、加强栽培管理几个方面,用已往通过生态调控措施成功地控制病虫害以及因不合理改制或栽培管理粗放造成病......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4
介绍了我国近年植保学科领域在重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机制及控制技术、农作物病虫监测技术、超常规培育抗性品种、人为增加天敌控制作用以及农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安徽科技 年份:2002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年均发生面积超过80年代约1/3,暴发的病虫种类和次数增多,防治难度加大,损失加重。这一情况已引起各级领导和从事农业...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 年份:1998
一、棉铃虫大发生原因的研究结果 自1994年棉铃虫大发生原因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粮食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和控制技术基础研究”以来,通过4年田间、室内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1995
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进入了一个较为明显的高峰期。在1989年—1994年这6年中,每年都有病虫害大发生,有的年份如 1990年和 1993年各有3种主要病虫害的大发生。在已...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中国农资 年份:2004
当前,国际上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化学防治造成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生存,不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于是化学农药在有些人的嘴里成了“过街老鼠”、“万毒之源”。客观地说,这......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9
1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地球是人类赖以生息的唯一场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靠从地球生物圈这个环境中开发生活和生产资料。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工业三废、噪音等污染带来......
[会议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6
[会议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年份:2010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们对它的片面认识和不合理使用,加之个别地方出现的农药残留超标事Pesticide plays a vital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年份:2000
我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有1500多种,特别严重的有几十种,它们此起彼伏地频繁发生成灾,在各地造成大量损失,是阻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已往单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4
从我国第六个五年计划以来,棉铃虫发生与防治一直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的内容之一。经过有关单位10余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以下进展。 1 根据棉花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1
多项式配线的特点是配合适度优良,用于分析杀虫剂的致死剂量,精确度可优于常用的机值分析法。因为机值分析法把剂量死亡率曲线当作固定类型的曲线,经过系数变换处理成理论上...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1
不同于机值分析法仍要配出剂量(对数)死亡率(机值)直线式,然后由直线式推定致死中量。这两种结果到底哪一种更反映实际情况是值得讨论的。还有另一种情况,如一次试验中2种剂...
[期刊论文] 作者:郭予元, 来源: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年份:1995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郭予元我国从“六五”以来,一直把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有关科技单位经过十多年的共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