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份:1984
中—晚元古代的冀辽坳陷主体位于现今华北北部,与内蒙隆起、五台隆起、渤海-内黄隆起相邻(图1),面积约70,000平方公里,包括蓟县、凌源及沈东3个沉积凹陷,其中蓟县凹陷中...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1993
1 概述异常压力流体密封单元(Abnormally Pressused Fluid Compartment)简译为封存箱。Hunt(1990)认为,许多沉积盆地包含了2个或2个以上的重叠的水文地质系统岩层。通常...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1997
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的发展与瞻望郝石生①(石油大学,北京100083)有机地球化学自1934~1936年AlfredTteibs首次鉴定和研究石油沉积物中的金属卟啉色素开始已经历了60年的历史,现已发展为一门新兴的、成熟的、边缘交......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1990
我国天然气勘探工作方兴,但应对过去的油气共探或兼探的措施给予反思。我们过去往往重视油气的共性而忽视其特殊性,这就易于导致以勘探石油为主的一套思路和技术方法来...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 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年份:1993
一、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的基本特点根据1990年底的统计,地壳内已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可采资源量大致近似(按当量计),石油的可采资源量为2820-3020亿吨,天然气的可采资源量...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1984
碳酸盐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问题存在不少的争议,它关系到碳酸盐沉积区的含油气远景评价,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我国大部分碳酸盐生油岩(不含泥质)的剩余有机碳含量较...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 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份:1983
由我国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各油田的石油地球化学工作者们撰写,并由黄第藩、李晋超同志主编的《中国陆相油气生成》(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年10月)一书,是近年...
[期刊论文] 作者:高岗,郝石生,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1998
通过对加水热模拟实验中藻干酪根X射线衍射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其XRD谱图的演化特征,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及其与油气生成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藻干酪根的XRD参数间的均具良好的相关性,与干酪......
[期刊论文] 作者:高岗,郝石生, 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1995
通过对成熟腐蚀煤加水热模拟实验液态产物地化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成熟煤源岩残留烃与排出烃产率、族组成与色谱特征的演化规律。指出,残留烃与排出烃的许多地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高岗,郝石生, 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1998
通过I型干酪根和Ⅱ2-Ⅲ1型干酪根在泥质岩和碳酸盐岩中的热解生烃动力学特征的分析,认为在岩性相同时对生烃动力学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机质类型,但在有机质类型相同时,不同生油岩岩性对......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冯石, 来源: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1982
在燕山台褶带的冀北坳陷的震旦亚代地层中,已发现了多处油苗和沥青;辽西坳陷也发现雾迷山第七段的泥质白云岩中有原生液态油苗。在这样古老的层系中,原生油苗的出现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冯石,郝石生, 来源: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本文从古地温演化的途径,阐明相邻两个凹陷生油潜力之所以产生差别的原因。 古地温演化图表明,Es_3末期的地壳抬升作用,对饶阳凹陷的影响甚小,该区以持续的升温为主,至东营期...
[期刊论文] 作者:郝黎明,郝石生,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2000
本文利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朝(朝阳沟)长(春岭)地区白垩系和外围汤元地区第三系低熟源岩的排烃过程,样品分别在150℃、200℃、250℃、300℃4个温度点各作一次实验。......
[期刊论文] 作者:王飞宇,郝石生,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有机岩石学主要研究沉积有机质的原因,产状,结构和演化历史,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特别是在烃源岩评价中的作用,已从仅是研究的工具发展为常规的手段,其最大特点在于从显微层次来认......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王飞宇, 来源: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1996
下古生界高过成熟地层是我国重要的烃源岩。本文对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恢复、有机质丰度下限、烃源岩有机质特征和成烃作用等进行了论述。我......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冯石,, 来源:天然气工业 年份:1982
碳酸盐岩油气田在世界油气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我们对世界近200个大油田统计,碳酸盐岩大油田平均可采储量为5.6亿吨,碎屑岩大油田为2.9亿吨,已发现的万吨井皆属碳酸岩产...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龙,郝石生, 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1994
认为突破压力作为评价主层的参数欠妥,为此对突破压力进行了时间和温度校正,求得地了岩石较为真实的排替压力;提出了盖层排替压力的求取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柳广弟,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1994
提出了一种新的烃源岩排烃史模拟方法,把排烃过程划分为压实排烃和微裂缝排烃两个阶段,并分别建立了压实排烃模型,微裂继排烃模型和扩散排烃模型,在压实排烃模型中,压实用途是油气......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龙,郝石生,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1996
盖层是天然气聚集的必要条件,盖怪封闭作用除物性封闭,压力封闭之处,还有一种重要的封闭机理,即浓度封闭。本文在研究盖层浓度封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通过闰层的扩散模型,提......
[期刊论文] 作者:郝石生,张振英,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1993
根据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在矿化度不同、水型不同的地层水中的溶解度测定数据回归了有关方程式;讨论了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与地层水矿化度、水型、温度和压力的关系;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