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7
王安石新学在宋代思想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新学在"道德性命"方面的内圣之学的不足,二程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并指出新学内在的学理弊病。二...
[学位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 年份:2013
钢构件具有重量轻、易成型和成本低等独特优点,因此新型产品的钢构件的比例日益增加。钢构件设计最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钢构件放样展开。如何迅速、正确展开计算和绘制钢构件展...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儒家学说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内圣外王”一语概括。它表现在创始者孔子那里,就是“修己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它表现在“亚圣”孟子那里,就是以...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庆历、熙宁之际是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其最终的学术成果便是道学或者说理学的产生和兴盛。而在这个儒学全面复兴的历史过程中,二程毫无疑问是极为重要...
[学位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 年份:2007
本论文通过由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西方实践哲学所展开的视域,来重新理解和解释北宋理学家二程的内圣外王之道。二程作为北宋理学的宗主和开创者之一,一面排斥佛老之学,一面在理论......
[会议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 年份:2004
儒学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内圣外王"一语来概括。儒家认为内圣为基础,外王为目的,内圣与外王不能割裂开来。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不但涵盖了内圣与外王两面,而且在深层次上阐明了...
[学位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 年份:2012
动态心电图是远程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对远程医疗监护和临床诊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实时动态监护,必须首先进行实时动态心电图认知与自动...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内圣外王"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张东荪、冯友兰和熊十力对儒家精神实质的把握和体认。他们正是从不同的思想层面将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概括为"内圣外王",并分别做了鞭辟入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4
在程颐的礼学思想中,礼乐的根本内涵是"序"与"和"。礼的本质是秩序,而乐的本质是和谐。他将秩序与和谐视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根本原理,同时也是自然万物存在和运行的最高原...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作为宋明儒家的代表,二程被认为是在心性之学、成德之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理学大家。本文以程明道的《识仁篇》为中心,对程明道理学思想中所内含的政治哲学维度作一初步探讨,从......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9
孔子通过《论语》所表达的内圣外王思想,阐明了道德和政治之间既分立又统一的内在关系。孔子虽将道德作为政治之基础,但并未因此而消弭政治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而是将二者做了...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2
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说构成了其内圣外王思想的基本内涵。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不但将儒家的内圣之学和外王之道有机地结合与统一起来,而且还体现了鲜明的实践哲学特征。孟子不...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现代商业 年份:2020
中国的传统儒家管理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只有充分运用儒家传统管理哲学当中以和为贵、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够更进一步推动企业和谐、稳健地发展。儒家传...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说构成了其内圣外王思想的基本内涵。由于孟子将其内圣外王思想建立在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上,并以仁政说作为其理论旨归,从而将内圣与外王有机地结合与统一起...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7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开启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而“实践”正是这个实践哲学传统的核心概念。“实践”,也就是行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要意指与生产劳动相区别的伦理和政治...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性善论和仁政说构成了孟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性善论与仁政说的有机统一意味着道德与政治在孟子思想中的高度统一。孟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刻地揭示了道德与政治内在的复...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化性起伪"的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礼法学说构成了荀子内圣外王思想的基本内涵。从"化性起伪"到"隆礼重法",再到"尽伦尽制"的圣王理想,荀子的内圣外王思想不但将儒家的内圣之学和外王之......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2
【摘要】儒学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内圣外王”一语来概括。儒家认为内圣为基础,外王为目的,内圣与外王不能割裂开来。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不但涵盖了内圣与外王两面,而且在深层次上阐明了道德与政治内在的统一关系。由此出发,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强调人的实践活动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6
中国儒学的主旨是“内圣外王”,作为一个整体,其哲学性格是引导性的.这种“引导的哲学”,其实质就是“实践哲学”.因为儒家谈“内圣外王”,就是力图将道德与政治统一起来:“...
[学位论文] 作者:郑臣,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14
研究背景:  生物力学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生命的新陈代谢除了包含生物化学的各种反应外,还涉及大量的生物力学因素。人体内各种组织具有不同的刚度,随着人体生理......
相关搜索: